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作文總評與指導 畢仙蓉老師


109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 惠文高中國中部三年級學生寫作測驗   

題目真實與完美之間   改寫自109統測國文科寫作測驗題  

出題者:國三國文老師

說明我們應該「展現真實的一面」?或「展現完美的一面」?在真實與完美之間,常有不同的考量或做法,使我們產生猶豫不決的心情。兩者是否彼此衝突?對於個人或社會,會產生什麼影響?請以「真實與完美之間」為題,表達你的經驗、感受或看法。

 

從引導說明找出寫作提示

「說明」中,有哪些提示?

一、  不同的考量或做法what有哪些考量?

二、猶豫不決的心情(宜善用映襯法) what 分別假設選擇呈現真實與呈現完美作法的結果

三、是否彼此衝突(談衝突,宜善用映襯法)whywhat為何產生衝突?或有什麼衝突?

四、 對於個人或社會,會產生什麼影響(宜善用層遞法敘述——先談個人,再談社會)what選擇展現真實的一面,與選擇展現完美的一面,對個人各有什麼影響?是否也影響社會(若有影響才寫至這方面)

五、  如何呈現真實或完美的一面?(可以表達理念或作法)

建議寫作順序:

一、    提出論點,且論點要明確。切記:敘述有邏輯力(請見以下畢老師談論說文的「立」與「破」 ),才能呈現說服力。

二、    其次呈現論據。論據宜呼應論點。論據可以有言例、事例。事例採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見聞。事例有兩種呈現方式(以下擇一)

1.     完整呈現事件過程:切記不要有無關論點的敘述。完整敘事,可使人如臨其境,使論點更有說服力。倘若不能保證自己在敘事過程絕不會加入無關痛癢(無關論點)的內容,則建議採用下一個呈現方式。

2.     簡明扼要交代事件:此敘事方式,最好用在正反面論述時,且順序最好如下:正面論述→事例→反面論述→事例(先採用正面論述的原因是:一般老師喜歡思想正向積極的學生。之所以還希望學生加上反面論述,一來想看到學生思考是否周到,一來是希望學生懂得藉由對比,以凸顯主張。)

三、    結論務必強調自己的主張——除了為全文作個結束,使結構更顯完整,也清楚地表達文章主旨。 

說理之前先想想:怎樣寫,才不會被人攻破?

畢老師談論說文的「立」與「破」:說理的目的不外乎是讓聽眾信服甚至尊崇。倘若「理」說得不像「理」──會讓人抓出破綻(比喻事情或言語露出毛病或漏洞),當然就達不到說理的目的。

    寫作,除了句子流利是重要的條件,說理能「立」,文章才可能產生它的影響力。學會「立」之前,先來「破」,因為能「破」,自然知道自己的論點是否能「立」了。

    何謂「立」?何謂「破」?畢老師認為在論說文中的「立」,是指「穩」與「存在」。至於「破」,即是「攻」。以下似是而非的「立」論就由你來「破」──指出它們的語病,或是直接表達自己更圓融的見解。以下所舉例子,均與本題(真實與完美之間)無關,只是藉過去的作文題,讓同學明白句子如何寫才有說服力。

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應該發揮,不要看到他人的優點就想去學習,畢竟每個人不同 。

畢老師攻破語病:並非每個人都有特色。此外,「不要看到他人的優點就想去學習」,使人不禁質疑:孔子不是曾說過「見賢思齊」嗎?

關於這句修改如下

鄭鼎翰: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特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努力改正自身短處。盲目地學習他人的優點就有如邯鄲學步,截長補短才是不二法門。許多事都是從模仿開始學習,有了基礎便該找尋自己的風格。詩文淪於模仿,便會了無新意;畫圖沒有自己的畫風,價值連塗鴉也比不上;書法只知臨摹前人的碑帖,臨摹的再相似也沒人收藏。

曾永來:有自己的特色,不妨發揮;看到他人的優點可以去學習,但也應該時時思考自己是否正在做對的事。

2. 凡事不要貪心,把握當下的機會就好。不要為了選擇更好的就捨去眼前即將得到的,否則兩方都會失去。

畢老師攻破語病:「眼前即將得到的」不見得會比較好。倘若它不好,為什麼不能捨棄而選擇更好的?難道任何時候都要選擇較差的嗎?

關於這句修改如下

劉子瑤:凡事不要貪心,應盡力把握當下的機會,但要思考眼前即將得到的是否正確;倘若只圖眼前利益而忽略未來更長遠的後果,那麼這份眼前的利益或許會使自己喪失更多。

劉梓宣:做人不能貪心,有時為了選擇更好的就捨去眼前即將得到的,反而兩方都失去,所以有些事把握當下的機會就好。但是有些事是要懂得貪求的,像是做好事或是學習,付出比別人多,得到的就會比別人多。

3. 努力許久的事就該堅持下去,不懂堅持就不可能成功。

畢老師攻破語病:「努力許久的事」是好事嗎?若非好事,怎可說「就該堅持下去」?就算是好事,方向錯或方法錯,難道不應該調整嗎?

關於這句修改如下

陳亮瑜:努力許久的事就該堅持下去,不懂堅持就不可能成功。然若是發現方向錯了,就應該立刻放下堅持,選擇另一個方向。畢竟努力了、堅持了,但方向錯了,就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黃道永:如果努力了仍然失敗,可以考慮是否該暫時停下腳步,反省自己的方法及方向是否正確再繼續。而不是一味堅持,否則只能得到反效果。

許羽呈:努力許久的事就該堅持下去,但前提是要用對方法,否則浪費太多時間在堅持錯誤的事上,只會適得其反。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藉「一條令我嚮往的街道」談「從審題至辨識題目的味道」 畢仙蓉老師


    我曾在〈108年國中教育會考作文可以怎麼寫〉一篇提及:「寫作測驗題是否為圖表方式,並不重要,因為換湯不換藥(此處非貶義),考生不必慌張,因為判讀訊息的方式並無改變——依然要從引導說明(含圖表)搜尋。提供訊息的地方有表格內的文字,以及表格外的敘述。」至於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讀懂題目需要涵蓋的範圍,以下是我曾在〈迎戰2020年國中教育會考之作文講義〉提出的建議:

    第一步驟:先看圖表以外,最主要的說明是希望我們朝哪些方向發揮,尤其不要忽略以什麼為題。

    第二步驟:閱讀圖表內容

    第三步驟:再看一次圖表以外的說明文字。

    第四步驟:一分鐘內若無法想出圖表以外的相關例子,即以圖表的例子發揮。請見〈圖表內容在寫作測驗中的運用() 畢仙蓉老師〉「在分秒必爭的考場,沒有創新本事,又不想失分的考生,天無絕人之路,為什麼不善用資料(如寫作引導說明)」。

    沒有強調「請抄題」之類要求抄題的句子(不是指「請以……為題」這句,這句並未有強制抄題的意思,只是提醒你文章中心思想以它為主),即使不抄題也不會影響分數(抄題的好處:版面多一行)。尤其是題目有挖空,如「在一次事件中,我看見○○的重要」,更不需耗費時間想:要在○○裡填上什麼才使題目通順?然心中仍要明確文章的主題;內文要清楚呈現主題,否則難以辨識主題則零級分。

     審題是下筆前必須做的事,此外還需辨識題目的味道,才不會將一篇希望以抒情、記敘為主的文章寫成以論說為主(反之,亦然),分數因而減少。以下舉四類題目的味道作簡單說明:

一、「奮發興起」味,如「我對地球的責任」、「從挫折中站起 來的滋味」、「最苦的一件事」——筆觸不能太溫柔,反而要振振有詞、鏗鏘有力。

二、「感動」味,如:「一段難忘的師生情」、「五月裡最美的花」、「有你,真好!」——筆觸不能剛強,只能柔軟,寫來才教人感動。

三、「神清氣爽」味,如「我的快樂泉源」、「最美的地方」、「最享受的時刻」——筆觸宜輕鬆愉快。

四、「警示」味,如「萬惡,懶為首」、「業精於勤,荒於嬉」、「當一顆心迷失的時候」——可加重負面例子與說理,以警惕世人。

    本次模擬考寫作測驗題「一條令我嚮往的街道」,依據圖表線索判斷,屬於以上第三種或第二種味道。然需要解釋那街道為什麼令你嚮往時,又或者需要運用對比手法,凸顯心中那條嚮往的街道對你而言有多重要時,很可能會轉換成第一種或第四種味道——此時切記:適可而止,勿喧賓奪主,整篇仍要給人「愉悅」的感覺。本篇若有豐富的想像力,很容易充分發揮題旨,也容易寫出題目需要的味道。然無論有多少想像力,皆不可忽略街道的「特色」。既要強調街道的特色,則宜採「聚焦」式的寫法——善用摹寫技巧,仔細描摹其外觀,繼而傳達其中的意義。

    一般文章在結尾需強調題旨才能收筆,然像「一條令我嚮往的街道」這種情境式的題目,最好還要強化題目的情景或境地,使讀者(其實是閱卷老師)也因沉醉於那條街道中,而動容。

模擬考試題   出題者不詳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