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他們為什麼不小心讓作文變成零級分了/畢仙蓉


104年第二學期惠文高中國中部學生第二次段考寫作測驗  出題者:楊安琪老師
※請使用黑色墨水的筆由上而下,由右而左書寫。       
※請於答案紙上作答。請依照題意作答。請注意作答時間的控制
※不可使用詩歌體,不可洩漏私人身分,文中不可使用真實的人名與校名。

題目:一次不小心
說明:我們都在不停的成長,留在記憶中所有的美好,都會是歲月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生活中有許多小插曲,偶爾回頭看看,有時讓生活變得有趣些,有時也讓我們扼腕不已,甚至一不小心,結果卻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為生活也增添許多樂趣。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請寫出你記憶最深刻的「一次不小心」。
以上感謝楊安琪老師提供

        學生為什麼不小心讓作文變成零級分了?依我批改的作品來看,認真表達卻仍零級分的作品,多屬不小心犯了「未依題意作答」這項大忌:
第一種不小心
        原本想要說明事件發生的原因,但一個不小心,忘了強調自己是在不小心的情況下,才讓事情發生。於是事件過程敘述得頗詳細,卻還是令讀者找不到那個「不小心」的起源。例如:原本想說自己不小心走錯路而來到世外桃源,卻在未提及「不小心」的情況下直接說:「當我走著走著就走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那裏有……」接著就是描述當地美景。聽來會覺得這應該會是篇佳作?錯!未依題意作答!題意:不小心……。通篇讀來像是把題目當成「一次意外發現」或是「最美好的地方」。零級分!

第二種不小心
               原本想要說明自己不小心讓事件發生的心情,結果在心情的刻畫上甚是仔細,卻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通篇著重在心情的描寫(寫情感的這種功力也不簡單),卻令人不知道作者說的「不小心」究竟是發生何事。全文是讓人看見了「不小心」三個字,還出現兩次或三次。以為這樣就切題了?錯!因為讀者始終找不到事件在哪裡,更無法陪著作者融入事件裡。

第三種不小心
               原本想藉不小心發生的錯誤告訴大家從事件中領悟的道理,卻同第二種不小心一樣:沒有敘述事件。通篇道理洋洋灑灑,說理功夫確實不錯。可惜讀者始終不明白這些道理從何事而來。那個「不小心」的事,究竟何事?

         除了以上三種不小心會拿到零級分的作品類型,你認為還有哪一種呢?將「自己」的不小心寫成「別人」不小心?將「一次」不小心寫成「二次」或「數次」不小心?還是通篇都在講述一般人可能不小心會做的事?我看這些作者都是不用心——不用心看寫作說明!

         如果你的一次不小心是指扼腕不已的事,那麼應該從中明白一些事理。這次四級分的作品中,大部分是敘事流暢,甚至生動,可惜從事件中明白甚麼,卻兩三句淺白的話交代。請檢視自己的作品是否也如此,該如何補充?請參考淺題深作- -如何提高故事的價值

        如果你的一次不小心是指無心插柳柳成蔭,為生活增添樂趣的事,讓麼請檢視作品在那些地方還可以寫得更有趣、更精采。請參考寫好一篇記敘文的條件
【學習單】
          請依據老師評語,將原作需要修改或補充的內容寫於學習單上。書寫中,有任何疑惑,均可發問。
   (教師可依情況決定是否請大家暫時擱筆聆聽補充指導)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105/5/12畢仙蓉老師接受朗讀專訪時攝













105年國中會考寫作試題回顧《畢老師寫作裁縫室》的叮嚀/畢仙蓉

題目:從陌生到熟悉
說明:也許是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從分不清楚東南西北,最後對所有的巷弄瞭若指掌;也許是加入一個團體,從剛開始找不到對象說話,到漸漸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暢談彼此的夢想;也許是接觸新事物或者學習新技能,從獨自摸索、反覆嘗試,到終於駕輕就熟,而有深切體會……。從陌生到熟悉,其中有著苦甜的滋味,也帶給我們許多思考。請以「從陌生到熟悉」為題,寫下你的經驗、感受或想法。

       還記得2016/1/18我於《畢老師寫作裁縫室》從<勇敢>一題談【引導】的重要嗎?
複習一下(從引導找關鍵字):「從分不清……最後……瞭若指掌」、「從剛開始找不到……到漸漸……談彼此的夢想」、「接觸新事物……到終於……有深切體會」、「苦甜的滋味」、「思考」、「經驗」、「感受(或者想法)」。
        還記得2015/12/8我為「抉擇」一文作的總評嗎?我說:「不宜太快說出自己的選擇,至少先敘述你在考慮選擇甲方及乙方時,內心的交戰──「種種」思想與情感的翻攪。」同理,「從陌生到熟悉」也不宜太快就從陌生轉寫至熟悉。
       還記得2015/10/22我分享從〈我最喜歡的一種聲音〉談文章的感染力嗎?回顧這段文字吧!「文章的感染力,是一種引發共鳴的力量。產生感染力的一端,有它本身的思維或關於喜、怒、哀、樂的情感;被感染的一端,在對方敘述(事件經過)與抒發(個人感受)時,聽著聽著……便沉浸其中。」同理,「從陌生到熟悉」,「陌生」時的心情與「熟悉」後的感受,如果能以文字作細膩的傳達,讀者是不是更能感受你心頭的「甜」呢?
        還記得2015/5/16我分析104年國中會考寫作試題嗎?「從國中教育會考作文題看平日須有的寫作訓練」談到「賦予事件意義」,我是這麼說:「一般作文考試不是希望考生說完故事就好,畢竟大部分學生的功力,與那些能寫出經典故事的文人相較,差距甚遠;若不在故事之後說明意義,老師怎知學生的思想深度?看不到深度思想的作品,很難被肯定是佳作。」當時還舉了更早之前談過的〈~淺題深作- -如何提高事的價值〉分析 104年會考試題「捨不得」時,我說:「捨不得,又該怎麼做?總不能一味說「捨不得」吧!若真「捨不得」,除了說明自己捨不得的理由,是不是也想為對方做些什麼?」同理,從陌生到熟悉有多甘甜?一味說甘甜,不如多談談自己從事件中領悟什麼道理。
        還記得2014/10/31我於《畢老師寫作裁縫室》分析〈如果能重來〉嗎?我在【省思的是什麼】這段說到:「真的有許多考生盲目下筆,絲毫不管說明中的提示。例如「如果能重來」中的說明,分明強調「事後的省思與改進」,有考生一味在「如果能重來」這短語上抒發感慨,卻不知要從事件中去領悟義理。這就好比「當痛苦來臨時」一文說明中分明強調「這些痛苦有沒有帶給你任何的啟發或是特殊的意義呢」,結果學生一直強調「痛苦」的意義,卻不知要將重點放在事件的意義上。」同理,「從陌生到熟悉」除了分享自己心情的變化,究竟想藉事件談什麼道理?這應該是全篇的精神。
        還記得2014/10/12我於〈就是要你記得我──談文章收尾〉談到:
        如果作文題目也會說話,他可能會常常生氣學生怎麼寫著寫著就把他遺忘了。他一定希望學生把他的存在告訴讀者,就像題目是「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這個題目會開口說:「同學!就算你開場忘了介紹我,本論也忘了我才是主角,好歹最後也要向人家介紹我吧!我不就是你請來要介紹給大家的貴賓嗎?怎麼一直讓我坐冷板凳,到最後還將我扔下不管?」
    文章結尾如果不能巧妙的放入題目,以再次提醒讀者關於它的重要性,那麼又何必要以它為題呢?可惜很多學生就是喜歡擅自更改題目──我不是指直接將題目畫去,而是全文從頭至尾不讓讀者看出他寫的是哪一道題目,又或者讓讀者誤以為他寫的是某一道題目……──但偏偏這些都不是規定的題目!好比「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雖然它談的就是關懷、付出、奉獻、造福……等相關道理,但學生就是不提及「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讀者即聽眾,他們是用眼睛聽作者內心的聲音。其實作文和演說有許多相似處,最大的相似處是:要讓讀者(或說「聽眾」)從頭至尾清楚地知道說話者(作者或演說者)今天跟大家談的主題是什麼。當然我不是說文章從頭至尾的每一段都要出現題目以提醒讀者(因為過猶不及,頻繁地強調題目,會使文章顯得呆板),但是每一段的材料都要與題意密切相關,特別是結論更應該讓文章有完整結束的感覺。所謂「完整的結束」,就是強調主題,讓讀者清楚地知道你今天談的重點,也明白為什麼要舉那些例子的原因了。
        還記得2014/10/12我於《畢老師寫作裁縫室》的〈焦點放對地方了嗎〉?當時我舉了「失去」這個題目:
    關於「失去」這個作文題目,許多學生會寫失去親人或朋友的傷痛。很好!原本這是最容易感動人的題材,可惜大部分的人都把焦點放錯地方。
        什麼是「焦點」?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作的兩個解釋:一、平行光線射於球面鏡或透鏡上,被反射或折射後所集聚的一點。其中凹面鏡或會聚透鏡實際將光聚於一點,稱為「實焦點」;凸面鏡或發散透鏡使平行光看來像是發自一點,稱為「虛焦點」。二、比喻注意力的集中點。如:「電影明星一出現.往往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
        寫這類的題材,大部分的學生是把焦點放在親友離去後自己的內心世界,少部分的學生則是放在對方與他互動時的事件上。其實兩個寫法都可,但在寫作時間的限制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畢老師會建議學生選擇後者的寫法。因為只是一味寫親友離去時如何讓自己依依不捨的情感,卻沒有(或少有)事實證明對方過去是如何與他相處,作者的感受怎會深刻?兩人互動的事件(景象),當然要刻畫細膩,文章也才會感人──先完成這部分,再以離去時的不捨之情作點綴即可。

          回顧當時我說:「再以離去時的不捨之情作點綴即可」這句,今日補充說明它的意思與從〈我最喜歡的一種聲音〉談文章的感染力 「以文字作細膩的傳達」並不衝突。我的意思是說「從陌生到熟悉」你選擇的是哪一件事(請注意【說明】中「也許」二字,即是提醒不必每件事都寫),必須將那件事交代清楚,而非花大半時間在情感傳達上。畢竟文章要讓讀者身歷其境,必須以事件為主。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