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在文章裡放些好句子如何?/畢仙蓉老師


     今日教學生在文章裡放些好句子,主要是希望家長能一起從孩子的生活中訓練他們說理能力;從生活中養成孩子善於觀察、思考、聯想的性格,以及善於組織與聯結的能力,且從愈小年紀養成愈好。老師們常反應:許多學生很喜歡聊天,但是請他們上臺對一個設定的題目發表看法時,卻是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等說出了,內容卻是言不及義。再看他們寫的文章,就跟他們的聊天品質一樣。
     因此,如何教學生說出深刻有內涵的話,更應該是語文課裡必須重視的課程。倘若學生缺乏思考訓練或者訓練時間太少,無論上臺報告或是作文考試,當然只能說些陳腔濫調,甚至不知該寫些什麼道理。
    今年我接下三個九年級班級,實在很感謝在我之前已經傳授給他們許多知識的老師,無論是他們幼稚園、小學時的,或是七年級、八年級時的。那些老師已經完成他們的任務,至於我,不知這些學生過去學些什麼,也不知他們過去的老師教給他們的究竟讓他們記住多少。在他們面臨會考的關鍵年,我就是得要求:別再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閒聊上,多讀些有深度的句子,並且從句子中想想生活例子(聊天也有必要時,只是大多數的學生常是不必要的聊天,且許多人與人之間的是非就是這麼製造出來)。鼓勵學生在文章裡放些好句子,應該很好,但也有不好的結果,而這結果證明學生需要多練習。
    我設計了一份300字(格子)的學習單,題目是:
    請任選《精選句子》中的一句、兩句或三句你喜歡的句子,加入個人見解以及生活經驗,書寫一則主題清楚(如:成功、立志、友情……)的短文。敘述生活經驗這部分,文長不得超過100字。
    我又於課堂實作前補充說明:什麼是「生活經驗」?就是要你寫例子。這例子就是講述事件,用來證明整篇論點也就是你想傳達主要思想的證明,也就是我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課強調論說文必須有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其中的論據。而你想藉這篇短文告訴大家什麼思想,就是「論點」。為什麼這張300字格子的稿紙不能寫超過100字的生活經驗?因為這份學習單主要是訓練你們說理的能力,希望你們多表述自己的想法。倘若是600字到800字的作文,再把「論據」詳細描述其經過以及你的情感即可,但今天千萬記得:說理是這次的重點。
    我又強調:給你們《精選句子》的講義有分類,如:成功、立志、友情。這幾類如果都不是你想寫的,可以寫其他,佳句也不一定要是這張講義上的,但是提醒你不要再用陳舊的句子,除非你能有別出心裁的想法,否則寫來必是陳腔濫調。此外,必須在一堂課的時間內完成這份學習單。你們也可以點入我連結的那個網址。為了尊重對方的著作權,我不將那些簡體字轉成繁體字寄給你們,請你們閱讀時自行轉換。再次提醒:當我說開始寫作時,你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所以請思考該怎麼做才能在時間內完成這份學習單。如果有興趣閱讀我推薦的那個網站,請自行找時間吧!我說完了。開始寫作!有任何問題還是可以舉手發問,我會上前指導。
    學生寫作過程提出以下問題,我也請全班暫時停筆請我說明,說明完,再請他們繼續寫。
甲生:我可以只寫一句精選句子中的部分而不是整段話嗎?
我答:當然可以!而且這想法很棒!同學們別瞎抄句子喔!你必須思考那段話裡的哪幾句才是你這篇要強調的道理。此外,你更可以依你想表達的意思去修改提供給你的佳句。
乙生:需要在我採用的精選句子前註明那句子是誰說的嗎?
我答:好問題!這沒有一定答案。如果是我來寫,這句子除非是家喻戶曉,也就是許多人知道是誰說的,我便註明。但在作文考試時,若擔心記錯人名,便不會強調誰說的。如果確定是古代中國人說的,我會寫「古人說」;西方人說的,我就寫「西諺說」或直接在「西諺」二字之後加冒號(:),以及引號(「」)。西諺,就是西方的格言。此外,為了不想給人「掉書袋」也就像在背書,一味賣弄學問的那種呆板的感覺,反正只要不是出自中國名人口中的句子,作文考試時,就當是你自己說的,不必再強調出自哪裡,也不必再用引號,直接讓閱卷老師感覺那是出自你的內涵。以上我的說法就供大家斟酌使用吧!
丙生:佳句有規定必須放在開頭嗎?
我說:這又是一個好問題!如果以會考作文來說,閱卷老師一天要改數百份試卷,一天了不起工作八小時,那麼平均一份能看分鐘?你們說文章開頭重不重要?(說到此,一群學生點頭)如果你是閱卷老師,會不會注意文章最後有沒有偏題?(學生們又點頭)有好的開頭,要不要有好的結尾?(學生再次點頭)所以文章開頭和結尾的句子要不要漂亮?要不要有水準?答案當然不會是否定。當然好句子不是只有在開頭與結尾,應該說文中哪裡在說理,哪裡就有好句子。
丙生:開頭不可以先寫自己的經驗嗎?
我說:寫自己的經驗就是論說文的「論據」,用來證明你整篇論點的依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開頭舉那六位賢者的例子,不也是實例開頭嗎?所以答案是:可以。你們讀過許多文章不也是實例故事開頭嗎?但切記你寫的例子別敘述太瑣碎,尤其這篇是以說理為主的短文。
    當學生完成這分學習單後,也就是我批改的開始。批改過程發現下列幾種學習單:
一、     從頭至尾採用老師提供的〈精選句子〉講義中的句子,全篇串聯得很流暢。由於未加任何引號,讀來確實認為是學生個人創作的佳句。師評:此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如果真能記住這些佳句而不是作文考試可運用時卻完全想不起來,那就確實是學習寫說理短文的好方法。不過,怎麼全篇沒有論據(也就是「生活經驗」)?
二、     短文舉的例子是「親情」,但引用的佳句卻是強調「友情」與「愛情」。師評:怎麼後語不搭前言呢?引用的句子也是論說文的「論據」,論據必須符合論點。
三、     串聯許多佳句,但文意卻無法連貫。例如:「友誼的本質在於原諒他人的小錯。順境時容易發現朋友,逆境時就極其困難了。友誼就是棲於兩個身體中的同一靈魂。朋友之間感情真誠,敵人就會無隙可乘。找到朋友的唯一辦法是自己成為別人的朋友。」師評:不知這篇短文是要想強調哪一個道理?包容?患難見真情?兩人同心?真情不怕考驗?先做別人的朋友?寫的五個佳句各自有各自的意思,並不相連。而文章不是塞入一堆佳句就好,它們若使主題不清楚就不好了。口渴時,看到一杯像清水的液體,以為它就是你需要的水,想都不想便拿起來灌,結果它卻是一杯漂白水……,那會好嗎?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不可能每一堂課都做今日這類的訓練,或許連多做幾次也不容易。因為老師要教的項目太多,學生必須學的也不少。尤其我與這屆學生相處僅這一年,面臨會考的關鍵年。會考不是只考作文,教育也不是只有考試呀!語文教育裡包含太多種能力訓練,實在應該從愈小年紀做起愈好。如今只能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我又希望孩子在語文上的修行,能有家長陪同更好。因為可以補足他們與老師學習卻不足的時間呀!
【優良學習單】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作文總評與學生自評III/畢仙蓉老師


    為什麼批改作文後要寫一篇〈作文總評〉?理由請參見〈作文總評與學生自評Ⅱ〉第一段。今天再就一次模擬考作文寫一篇總評,也請學生參照〈作文總評與學生自評Ⅱ〉學習單完成自評。
※不可使用詩歌體請使用黑色墨水的筆由上而下,由右而左書寫。
※不可在文中洩漏私人身分
※不可在文中使用真實的人名與校名。
題目:發現事物的另一面(出題者:不詳)
【說明】:我們總是習慣以眼睛所見、耳朵所聞的資訊來理解事物並做出結論。然而所有事物都有各種面向,不應該只從單方面進行評斷。一位看似難以親近的同學,其實嚴肅的外表是來自於對事物的認真;一位看似健康卻占用博愛座的年輕人,未讓座的原因其實來自坐著時看不出的腳傷。用心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了解事物本質的樣貌,才能避免落入偏頗的見解。請以「發現事物的另一面」為題,敘述一件經過觀察與思考的人事物,並說明自己前後觀點的改變與心得
【畢仙蓉老師分析】
    我曾在2017330日發表一篇〈「說明」影響布局〉裡強調:作文考試自從有「說明」引導寫作方向,寫作再也不是「借題發揮」的自由了。因為「說明」既是引導,也是限制。
    今日跟大家談批改〈發現事物的另一面〉會有那些評語,學生可以根據評語對照自己的作品——哪個評語即是反映自己作品的缺失;使用這份試卷的老師,也可參考這些評語,或許即發現批改試卷中即有這類的作品。
評語1:抄襲「說明」,容易讓閱卷老師想批評:「就知抄襲!」
評語2:雖然也可舉「說明」中的例子,但是沒有深刻的見解,又或者沒有生動的故事,文章很難吸引人。不吸引人的作品,怎拿高分?若加上說理又是抄襲「說明」,整篇更不像創作,不過是令人不以為然的抄襲之作。
評語3:「說明」限定「一件事」,但是文中在講述主要事件後,又接著敘述另一件事,且不是「點綴」而已,已經跟主要事件一樣有「誤解」、有「真相」,這使全文看來已不僅寫一件事,這就是偏題了。
評語4:「說明」希望你寫的是發現「那件事」的真相,而不是你如何體諒對方。你體諒對方,只是你自己的想法,不代表事實真相。雖然可以表達自己體諒對方,但必須先談「那件事」背後的真正原因,而且是值得讚許或值得同情的原因。例如:一個人看似冷漠,其實他冷漠的原因是……。「……」即是要你詳述原因。不能先寫對這人的感覺是「他冷漠」,而後卻寫你發現他其實有善良的一面,也不能談自己跟他接觸後發現彼此有共同興趣,因此說先前誤會他。「冷漠」跟「善良」或「共同興趣」根本無關係。想想:為什麼「說明」寫道:「看似……其實……來自……」?為什麼同學他難以親近,因為他不把時間浪費在跟他人聊天、聊是非,而是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為什麼那位年輕人坐在博愛座?原來他腳受傷了。以此類推:為什麼我迎面走向老師而對他微笑時卻得到他冷漠的表情?因為老師視力不好,看不清有一張對著他微笑的臉。而老師視力不好,是因為長年為學生認真製作講義,又認真做教學日誌以指導學生學習的結果……。
評語5:事件(故事)是全文重心,敘述要清楚(若是生動又更令人難忘),不要幾行就結束。想想:沒有清楚交代事件,讀者哪知道事物的表象與另一面各是怎麼回事?若不知怎麼回事,你說那麼多道理,還是沒有說服力。
評語6:內容應設計成被誤會的是他人,而不是你自己。你是一個旁觀者——探索(呼應「說明」強調的「觀察」二字)事情真相的人。
評語7:故事雖然生動,且事物的表象與另一面也都交代頗清楚,但是「說理」這部分卻幾行結束,且又沒有那種令人聽了想讚嘆「說得太好了」的句子,不易令人肯定「這學生真是個有想法、善分析、能深入思考的人」。如此就不要期望自己必得高分。
評語8:探索事件的真相,敘述頗生動,可惜真相之前的「誤解」卻沒說明過程(沒交代)。從「誤解」至「真相大白」的對比不鮮明,讀者便少了感動。
     以上評語,哪個是你作品的缺失呢?


【佳作欣賞】2017/11/3刊登
感謝以下作者願意提供作品供同儕參考: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