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渴望」作文賞析/畢仙蓉

歷史資料《畢老師的寫作裁縫室》
舊平臺
http://203.64.159.93/plogxx/index.php?blogId=21 
已無法呈現紀錄
今移至此平台http://bcrtw72.blogspot.tw/



25 三月, 2010

【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自己想追求的事物或感情。相信在同學們的內心深處也曾萌發出許許多多的「渴望」,諸如渴望得到父母師長的理解,或渴望有位好友,也許渴望獲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件珍貴的禮物或一段美麗的感情。請就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渴望」為題,寫一篇文章。


範文一   (文中粗體字表示需要修正)  作者:趙唯淨
       追求渴望,向來是人類生活的原動力。人類渴望舒適與方便,渴望更高層次的享受,這才有了現在輝煌的文明,而自古至今無人不渴望心中最真實的目標,或許是溫飽是功名,或是掌握天下這也才有了歷史。
       我最愛的一部作品,是當代武俠大家金庸那副對聯他的小說筆觸細膩生動,用字精準漂亮,氣勢波瀾壯闊,但其中最令我贊嘆的是他精緻的寫景技巧:從天寒地凍、大雪紛飛的漠北,到杏花春雨、柳絲依人的江南;從一望無際、風吹見牛羊的草原,到黃沙千里、長河落日的西域。古老的中國,該有多少的美景!
       我渴望踏遍中國大江南北,看盡神州無限風光。我想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是「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前者令人緬懷起當年馬背天驕成吉思汗的意氣風發,後者使人看盡月夜江河的寂寧壯闊,一般令人豪氣陡生。或者我會「會當登絕頂,一覽眾山小」,感受中國五嶽的高聳頂天;走入古城,懷念「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不論古時詩人或現代作家,他們筆下的中國美景,總令我渴望能親眼得見啊。
     渴望祖國山川,上課學了世界各國的風土民情,我也希望能走出東亞,看看日本美麗卻短暫的櫻花,西亞大漠上的游牧民族,和穆斯林們對宗教的崇敬。看完亞洲,我要到歐洲,見識阿爾卑斯山的瑰麗莊嚴,山上壯麗的山岳冰河,北歐古老的冰河遺跡,山中如童話般的可愛小鎮,繁華熱鬧的各國大城,冰火共存的極地火山,七彩繽紛的花海,藍天碧海襯上白色城市的愛琴海,地理老師的相簿裡,想必還收集不了歐洲美景的十分之一吧!渴望有一天,我的記憶能告訴我何謂歐洲。
     中國的山川,世界的美,我生至如今卻無一得見,只能從文字、相片中尋找那美的影子。別人渴求金錢物質的滿足,我卻渴望看遍地球上的美。渴望,渴望,我能親自站在美之前
老師講評:作者豐富的內涵與熟練的文字運用,均是六級分的水準,但也有可能因以下問題而與六級分失之交臂:
一、「心中最真實的目標,或許是溫飽,是功名,或是掌握天下,這也才有了歷史。」宜善用破折號,它就像一條繩子牽引人往下讀,相當口語中的「也就是」。文章多了此種標點符號,可以讓閱卷老師相信作者的程度,或可提高一點點分數。所以此句宜改成「心中最真實的目標──或許是溫飽,是功名,或是掌握天下──這也才有了歷史。」
二、「武俠大家」:「俠」與「家」都是開口音,音十分接近,放在同句中就不流利。宜改成「武俠大師」
三、「我最愛的一部作品,是當代武俠大家金庸的那副對聯」:對聯只是幾句話而已,稱不上「一部」作品。且以這樣的句子開頭,容易使人誤以為題目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主題模糊是一大忌。所以整句可改成「我非常喜歡當代武俠大師金庸的作品」 
四、「寂寧壯闊」:一篇文章最好不要重複同樣的語詞(前文才出現「壯闊」一詞),宜求變化。此處的「寂寧壯闊」很貼切又不容易尋得它詞替換,所以將前句「氣勢波瀾壯闊」改成「氣勢如波濤洶湧」
五、「總令我渴望能親眼得見啊」:說理盡量保持冷靜,省去不必要的助詞,語氣也會更現堅定
六、「渴望祖國山川,上課學了世界各國的風土民情,我也希望能走出東亞」:前兩句短語的文氣無法連貫,若改成以下就流暢了:「上課學了世界各國的風土民情,渴望祖國山川之外,我也希望能走出東亞」
七、「七彩繽紛的花海,藍天碧海襯上白色城市的愛琴海畔」:一句中出現三個同音字且是同一字「海」,顯得不流利,可改成「七彩繽紛的花田,藍天碧水襯上白色城市的愛琴海畔」
八、「渴望,渴望,我能親自站在美之前」:此句可以省略,寫至前句即可收筆,且有些老師不喜像這句呼喊式的句子,因為覺得造作。
九、「中國的山川,世界的美,我生至如今卻無一得見」:未免老氣橫秋,因為畢竟才十來歲的年紀,未能見到世界之美,本是正常。

範文二 (粗體字表示須修正) 作者:許珮甄
     
我渴望有一位知音。
     
漫長的人生旅程,不可能獨自越過峻崎的巖山,不可能獨自涉過湍急的險河,一定會有人陪伴──這是群居的特色。路程中,那個會在巖山上設一段階梯,在險河上搭一座小橋,在徬徨無助時引導我、使我充滿力量的──是朋友。而「知音」,是在我有危險時,他跳出來幫忙;我失落時,他散發出指引我的光芒,可以讓我對他表現出真正喜怒哀樂的人。
     
知音難尋啊!要找一個趣味相投、和的來的朋友已鮮少了,還要找到了解我的「知己」,那更是少之又少了。就曾有古人因知音去世,而將珍貴的琴摔破──因為難有第二個知音了解他琴聲裡的衷曲。一生中可能連一位知己也沒有,但如果很幸運找到知己,一定要好好珍惜。
      
雖然我有許多朋友,卻仍然覺得孤單。當然我會告訴自己:知音如果這麼容易就找著了,伯牙就不會白摔了那把琴,不是嗎?知音是很珍貴的,而我要先修好自己的脾氣,可別以後因為小小的摩擦就失去珍貴的友誼。
      
雖然找不到知音,把人際關係處理好,也能得到很好的朋友。透過朋友連到「朋友的朋友」,或許可以幸運地巧遇一生難求的「知音」。
      
我渴望有一位知音。但為了遇到他,我要先磨練自己、觀察別人的情感及想法,畢竟,所謂的「知己」,反過來說,就是要先「知對方」。
老師講評:擁有知音,是許多人的想望。作者雖然選了這個大家可能會寫的題材,但他一些漂亮的句子,便使文章顯得不同凡響,且能引起共鳴──把通俗的題材變得不俗,且又能寫出許多人的心聲──渴望擁有知音。作者的真誠也很令人感動──不諱言說出自己須要改進的地方,這也讓人覺得他不是像一般尋求不到知音的人那樣唉聲歎氣,而是客觀分析事實又能表達自己的渴望──這種理智又真誠的情感,很容易被人接受。接著談文中的一些缺點:
一、「知音難尋啊!」:老師建議同學在說理時,尤其是要獲得讀者認同時,語氣要篤定。一旦在句子之後出現助詞,會使氣勢減弱,所以這句改成「知音難尋,」才好。
二、「要找一個趣味相投、和的來的朋友已鮮少了,還要找到了解我的「知音」,那更是少之又少了。」宜改成「要找一個趣味相投、和的來的朋友已不容易,還要找到了解我的「知音」,那更是不容易。」將兩個「了」字去掉,是不是更篤定呢?另外,鮮少的是「朋友」,不是「行動」,所以不能說「要找一個已經鮮少了」。
三、「一生中可能連一位知音也沒有」:這句的主語是誰?交代不清楚,文氣就遲滯,所以應改成「我明白自己一生中可能連一位知音也沒有」──因為作者前後文都是在說自己,所以主語是「我」。
四、「我要先磨練自己、觀察別人的情感及想法」:「想法」是靠了解,不是觀察得來,所以改成「我要先磨練自己、觀察別人的情感、了解別人的想法」──三句形成排比與類疊,讀來更加鏗鏘有聲。


範文三 (粗體字表示須修正) 作者:王培馨
   
人往往是貪婪的,渴望擁有一切。曾經我渴望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渴望有成功的機會,未來我也許會渴望有令人羨慕的財富,渴望有浪漫的愛情……,我有太多的渴望。
   
成功,想必是眾人所期盼。成功可以讓你成名,可以讓你富有,可以讓你快樂。過去的我認為成功是人生唯一的出口,是人生最美的彩虹,更是人生中的一道曙光,我,渴望成功。
   
從我有這個想法後,每一件事我總是做到盡善盡美,不容許失敗。每一次的段考,我努力複習,為了得到佳績;每一次的打掃,我仔細清理,為了得到肯定;每一次的比賽,我用心準備,為了得到讚美。當時的我是個人人稱羨的乖孩子,但也是個為了成功,沒有遇過失敗,害怕挫折的孩子。
   
直到有一年的比賽,我在初賽就被淘汰,這個消息對當時的我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從那時起,我放棄一切,一個挫折就足以讓我一蹶不振。當時有個同學對我說:「難道你只有這點實力?成功並不代表一切,渴望獲得學習的機會不是更好嗎?」這句話有如醍醐灌頂,我不再渴望成功。
   
經過那件事,「成功」不再是我的目標,人生有更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渴望並追求。我現在反倒渴望「失敗」,渴望失敗後獲得的經驗,我想:擁有這些寶貴經驗的同時,我也學到許多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事物。
   
人的一生彷彿都為了自己渴望的人事物而活。「渴望」從另一個角度想,不就是每個人的原動力?但,我希望每個人渴望的目標是正面的,並以正確的態度去追求,讓世界因為有渴望的心,而幸福;讓每個人因為有渴望的心,而奮發向上。
老師講評:作者真是別出心裁,所渴望的竟是人人不想得到的──失敗。雖然作者的故事不是扣人心弦(如果選擇扣人心弦的題材則更佳),但寫來誠懇、有條理,仍不失為佳作。當然仍有須注意的地方:
一、「可以讓你成名,可以讓你富有,可以讓你快樂」:宜將三個「你」字改成「人」字,因為從頭至尾,文章皆採第一人稱,尤其是這三句之後仍是談「我」。為求合諧,這三句不要突然改成第二人稱,以免銜接不順。
二、「值得我們渴望並追求」:宜將「我們」改成「我」。理由同第一點。


總評:這次作文,不少學生是零級分(其中不乏曾獲六級分者),原因是沒有掌握題意:「渴望」應該是心中想要,但至今仍未實現的事。一旦實現了,就沒有渴望的理由。另外,有些學生見解精闢,也就是說花了許多筆墨說理,殊不知讀者想知道的是:你渴望什麼?至目前為止,基測作文題目偏向於以個人經驗為主的題目,而這篇一看題目也應該是記敘文而非論說文。說理是有必要但要言簡意賅,題材的選擇以單一事件來詳述,才容易因深入而動人。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