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畢老師的寫作裁縫室》
舊平臺
http://203.64.159.93/plogxx/index.php?blogId=21
已無法呈現紀錄
題目:生命中的包袱(出題老師:不詳)
【說明】人的一生不會總是過得順遂如意,因為我們時會遇到挫折,時會遭逢病痛……於是每個人的身上常會背著大大小小的包袱,可能是有形的,如外表的殘缺或是一個你身邊的人;也可能是無形的,如內在的個性或精神上的某種負擔。請寫下你的包袱,並說明它的存在帶給你什麼樣的影響,以及你可以如何去看待或轉化。
※向來所選範文均為六級分作品,必有獲得六級分的道理,也有它美中不足的地方,所有作品皆經過作者同意分析及刊出。分數是比較來的,獲得六級分的作品,並非全無缺點,這些作者以外的學生也並非全無此機會,但唯有克服一切寫作上的問題,才能在下一次的考試安然勝出。
範文 作者:趙唯淨
包袱,是人生的一切風雨霜雪,一段段坎坷而崎嶇的路。而包袱卻又何來?我想,它來自我們身上所具備的能力,以及見識過的一切,「能力愈大,其責任愈大」。
可不是?當我們知道的多了,學到的多了,世界加諸我們的責任也重了,也就有了包袱。我從幼時,便常接觸自然科學的書籍,也了解了一點環境議題,而隨著所學稍多,見聞稍廣(1),便更深入於環保。以前,只知道地球在變熱,北極會沒有冰,現在,則知道冰山融化的淡水,會破壞海洋鹹度平衡及洋流循環;以前,只知道砍太多樹,動物會沒有家,現在,則知道每分每秒,用的每一樣物品,都在榨乾被七十億人口壓迫的地球的最後一滴血(2)……。當年,天真的想只要不吹冷氣(3),就能救地球,而如今舉目所見,腦中的文字毫不掩飾地告訴我,無一不是污染和過度滿足人類自我需求的結果(4)。這包袱太沉重,那裹著七十億人走向滅亡的包袱,卻只能背著。
不只知識(5),許多紀錄片、電影,由一樣背著包袱的人手中誕生(6)。它們說人類從和自然和平共存,至發展農業,逐漸脫離自然,到石油革命,工業突飛猛進中,對自然的無禮。綠意蓬發的森林和草原,在鏡頭下化作大片枯黃農地,難道人類真要把美麗的地球化為毫無生機的地獄,再找來一顆生命繼續摧殘?原住民為何能與自然共存共榮?他們又有何生存之道?燈光亮起,螢幕淡去,我是否聽見地球的悲泣(7)?可惜,我只能服從現實,無情地別過頭去,因為我沒有伸手的能力。不禁我暗暗怨起了瓦特。
究竟,能做什麼來減輕我們的包袱?環保意識是不敵政治經濟利益的,資源回收的速度永遠比不上人口增加。我只把希望放在未來,別人不行,便由我來嘗試,在未來找一帖治「人」的藥(8)。
畢老師講評:這篇文章取勝之處在以下幾點:
一、見識匪淺:許多學生談到環保議題,鮮少像唯淨一樣深入做知識性的分析,所以僅容易給人「人云亦云」、「只見皮毛」的遺憾。唯淨又因為能深入說明自己關心環保議題的過程與成長,使文章充滿知識性之外,也透露了作者較同儕偉大的胸襟與不凡的思維──這樣好的人才,當然易獲青睞。
二、 映襯鮮明,加深主題:第二段寫到對環保概念的轉變與深入,使讀者感受作者知識的成長與對環境的關切,也使「環保的包袱」更加明顯。
三、知性與感性拿捏得當:有些作品一味知性(充滿知識味),卻讓人無法感動,因為不易看出作者的真心,只覺是背了一大串知識;有些作品一味感性,卻乏知識,指令人覺得空口說白話或顯知識貧乏──此二者均難獲感動,而真正好的作品是要說進人的心坎裡(即感動)。
發現文章問題:
一、1句宜將逗號改成句號,因為「所學」與「見識」均為名詞,而「稍多」與「稍廣」均為形容詞──二者語法結構相同,字數又少(若是長句則另當別論)。所以改成「所學稍多、見聞稍廣」。
二、2句此一短語讀來也不短,且又出現兩個助詞「的」,使得文氣遲滯不暢。左思右想。「的」字又不易刪去,因此宜善用所學的破折號,如:「都在榨乾被七十億人口壓迫的地球──她的最後一滴血……」。
三、3、4句也是表點符號的問題,改成「當年,天真的想:只要不吹冷氣,就能救地球;而如今舉目所見,腦中的文字毫不掩飾地告訴我:無一不是污染和過度(4)。」想什麼?改接冒號以表示所想內容。如今想法與之前不同,採分號以區別。腦中文字又告訴我什麼?「無一不是污染過度」是答案,故之前以冒號來介紹。
四、句子要流利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勿在一句話中出現同音字,宜力求變化。而5句中的短語「不只知識」,才四個字就出現兩個「ㄓ」音,當然不流利,故改成「不僅知識」(意思不變,但作變化)。
五、6句中的紀錄片與電影也是知識取得的管道,不能否定它們也是知識的一種,所以5、6句就要修正為「不僅是白紙黑字上的知識,許多紀錄片、電影,由一樣背著包袱的人手中誕生。」
六、7句乍看會令人疑惑:前文也未提到與燈光相關的意境,哪來的燈光?細讀,原來是本段開頭談到的紀錄片與電影,而作者在「燈光亮起」之前所談的就是其內容。為了避免閱讀上的不流利,又為了保有作者文筆上的原汁原味,此處將其分段會更好。也就是說將「燈光亮起,螢幕淡去,我是否聽見地球的悲泣?」移至下一段成為第四段,而原本的第四段成第五段,且作文考試至少分為四段,但五段是最好。
七、8句是頗能呼應全文,但僅此一句表示作法,似顯不足。畢竟意思不明確,易使閱卷者見出未發揮「說明」中所談最後一個本文條件──如何轉化它。
須知作文談到「如何」二字的條件就是要請作者說明作法。
範文 作者:趙曼伶
人的一生,可以是平靜如水,安逸又舒適,卻也可以是風吹雨打,艱辛又坎坷,而不變的法則總會將成功丟向後者。其中的原因,就是後者的人生中,隱藏著大大小小的包袱,這些包袱也許給予的是多餘的負擔和壓力,但當你習慣後,它將成為讓你邁向成功的階梯。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我們都曾有過包袱,如課業壓力、生病的親人、或心理上的障礙,而我的包袱是家人對我的期望。期望是起於鼓勵,但久而久之,期望成為了一種壓力,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使家人失望,加上姊姊考完學測,全家更會把注意力轉到我身上,感覺好比在不停膨脹的汽球,隨時會爆炸。每當考試來臨,家人的期望形成了一種包袱,把我埋在壓力中,無法掙脫,而我卻只能在黑暗中獨自哭喊,祈求有人替我解除這沉重的負擔。
長久待在包袱下(1),我讀了一篇文章提到(2):蕃茄如何形成可口的番茄汁?是經不停的壓榨才可得的。我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包袱,是另一種動力!如果少了家人的期望,我是否能用功、做好每一件事?如果沒有他們的期望,今天的我絕不會是如此,(3)好似已經習慣了背著這包袱,若有一天突然將它卸下,會有種失去動力的感覺,(4)也許脫離可以帶來自由,卻無法找回原有的努力和態度(5),這樣值得嗎?
包袱是人們生活中的原動力,一個人如果有了家庭,經濟支出成了包袱,但卻也凝聚了一家人的心;一個人若身體有殘缺,行走時是種包袱,卻能得到更多人的關心(6)。凡事有失必有得,丟給你一個包袱,總有一天,它將能轉換成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寶物。
畢老師講評:這篇文章取勝之處在以下幾點:
一、首段即擲地有聲:「人的一生,可以是平靜如水,安逸又舒適,卻也可以是風吹雨打,艱辛又坎坷」善用映襯與排比,使句子讀來鏗鏘有力。
二、結論漂亮收尾:簡潔有力地舉出兩個轉化包袱、令人動容的例子,藉以襯托自己必然超脫的決心。
三、提綱挈領:首段點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外,隨即切入主題強調包袱的意義──這種不拖泥帶水,直接扣題的寫法是作文考試最安全,也最易使閱卷老師相信作者不會離題的寫法(須體諒閱卷老師大量及長時間閱卷的辛苦,鮮少有老師具耐心欣賞那種一開始就是長篇故事且亦偏離主題的作品)。
四、層次井然:然而一味說理,必會使人覺得乏味,文章也會流於空談而無說服力。當然這個題目很明顯地就是要作者談自己的經驗,寫自己的故事是必要的,但怎麼寫才不會令讀者摸不清楚作者想說什麼?不妨參考曼伶的寫法:
進入本文(第二段)的部分:立即扣題點出自己的包袱並說明由來,接著進入轉折階段(第三段),先交代自己想法改變的原因,藉由貼切的比喻說明自己的領悟──這樣層次井然、娓娓道來,使主題處處可見──全篇扣緊題旨。
發現文章問題:
一、1句宜改成「長久背著包袱」,因為「包袱」一詞本意即是揹在背上的包裹。雖然說人在包袱下也沒錯,但總不及「背著」辛苦。而作者在此應該是要強調自己辛苦的意思──由下文可見。
二、1、2句讀來頗令人疑惑:「長久待在包袱下」與「讀到一篇文章」有何關聯?宜改成「長久背著包袱,也許已經麻木,也許只能無奈,但是當我讀到一篇文章時,其中某一段對我而言猶如醍醐灌頂」。
三、3、4句依文意,應分將兩個逗號均改成句號,即「如果沒有他們的期望,今天的我絕不會是如此。好似已經習慣了背著這包袱,若有一天突然將它卸下,會有種失去動力的感覺。也許脫離可以帶來自由,卻無法找回原有的努力和態度」否則會使讀者以為這所謂「如此」是「習慣背著這包袱」,但這又與前句肯定家人給的壓力相矛盾了。至於第4句意思和下一句不同,顯然是已經將第四句結束,所以應做句號。
四、第5句「找回原有的努力和態度」語法不對,努力即是一種態度,這就如學生是一種人同樣,總不能說「找回學生和人」吧!故依照文意應改成「找回原有努力的態度」。
五、第6句「一個人若身體有殘缺,行走時是種包袱,卻能得到更多人的關心」這句和前一句「一個人如果有了家庭,經濟支出成了包袱,但卻也凝聚了一家人的心」結構相似,表達意念也相似,但「凝聚了一家人的心」聽起來很有實踐的力量,也頗令人感動,而「得到更多人的關心」卻沒什麼好令人敬佩或感動的。宜將此處改成「一個人若身體有殘缺,行走時是種包袱,卻能激發走下去的決心,甚而培養完成一件事的毅力」──這樣才能強調主題「包袱」的正面意義。
※補充說明:這次寫作,出現不少感人作品,其中包括:原本的幸福家庭遭遇變故,而作者堅強背起家庭使命;還有作者個人特殊疾病纏身卻毅然決然使自己如正常學生學習與生活──這些無論是作者親身實例或是他人故事改編,至少當下令老師讀來信以為真且熱淚盈眶,也都紛紛給予六級分。然尊重作者意思,不在此刊出。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