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畢老師的寫作裁縫室》
舊平臺
http://203.64.159.93/plogxx/index.php?blogId=21
已無法呈現紀錄
歷史資料《畢老師的寫作裁縫室》
舊平臺
http://203.64.159.93/plogxx/index.php?blogId=21
已無法呈現紀錄
03 四月, 2010
本校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第一次定期評量寫作試題/命題人員:畢仙蓉老師
說明:有人說:「愛就是仁慈的對待,寬恕對方的缺點與錯誤。」還有人說:「愛就是要經常表達欣賞與感激。」但也有人說:「真正的愛,是要為對方作最好的打算,讓他未來真正幸福。」後者就像清代著名書畫家鄭板橋,五十二歲得子卻不溺愛,要求弟弟嚴格管教時說:「要長其忠厚之心,去其殘忍之性。」又在臨終前的遺囑告訴兒子:「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業自己幹,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樣。你是否見過一種令你感動最深或不敢苟同的愛?
請以【我印象最深的一種愛】為題,寫一篇文章。可以是個人生活事件的體悟,也可以是從他人身上的發現。須注意文章結構、立場要明確。
六級分作品一 我印象最深的一種愛 作者:汪艾陵
愛,是很簡單的一個字,卻有成千上萬種不同性質的愛。有父母對孩子的慈愛;與同儕之間的同學愛;男女彼此的戀愛;對某些事物的熱愛(1)……等各式各樣的愛。不論是哪一類型的愛,都是人發自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戰亂時期,一群學長對學弟們那種最無私的愛(2)。
戰爭時期,所有人的生活都陷入了恐懼之中,沒有人知道自己下一刻的命運會如何(3)。就連仍在成長中的學生們,也被迫離開溫暖的家鄉、拋棄無憂無慮的童年,帶著身邊僅剩的物品──書本,和老師及同學們展開逃亡的生活。當子彈像浪濤般一波又一波向他們襲去時,年幼的學弟們早已嚇得哭了出來,一旁的學長們不斷安撫著(4)。儘管自己也是害怕得聲音顫抖,仍舊使盡所有力氣長著家鄉的歌謠,為的只是讓學弟們不再哭泣。往往歌聲唱著唱著,便漸漸慢下來直到停止。隨著學長的倒下,學弟們不知道學長一邊用慈愛的歌聲撫慰他們懼怕的心(5),一邊用自己的身體替他們擋下了激烈的攻擊。
他們之間,只是在同一個校園成長的學長與學弟,甚至連彼此的姓名都不知道。(6)卻因為同是在戰亂時期逃亡的一份子,學長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交換學弟們的安全,這種無私犧牲自我的愛(7),在我內心刻下最深的感動。
【畢老師講評】:
學生不要以為滿級分的作品就表示沒有缺點,但它確實有獲得滿級分的理由,其中一個理由包括天時、地利與人和。怎麼說呢?當寫作的重要條件具備時,次要條件就看閱卷老師的心情了。當然這心情並不是他跟家人吵架了,抑或心愛的物品遺失了等私家事,而是一篇又一篇的作品程度所醞釀出的閱卷心情;換句話說,人是有情緒的動物,考生是,閱卷老師也是。考生於寫作當時文思泉湧,就是得到了「天時」之利;老師當下放寬標準(雖然一篇文章能得到多少級分是有一定的標準,但不能約束每位老師的思維方式),這也使考生得到「天時」之利(但不要存此僥倖,還是老實學習)。
倘若幾份考卷改下來,題材大同小異,說理如出一轍,終於讀到一篇不落俗套的作品,這篇作品就是占了「地利」之便──當區考生素質一般普通。又假設作品題材正巧說到老師想說的話或希望學生關心的事,那就是考生與閱卷老師之間的「人和」了。
有些學生認為最深刻的愛是男女之間的愛戀,我想大部分的老師都不認為國中生應該將此種愛視為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懷疑學生忽略其他更重要的學習。讀到這種作品,老夫子準備訓話了(「放著課業不管,只管談戀愛?」「知不知道父母的期待?」「滿腦子是對方的身影,能專心學到什麼?程度又會好到哪裡去?」),這就失去了考生與閱卷老師之間的「人和」關係了。當然學生有權力這麼想:「真是古板!」但老師更有權力決定給學生幾分!
艾陵這篇表現「大愛」的作品,第一眼就令人欣賞──欣賞她閱讀的習慣(想必她前陣子讀過一本暢銷書,由龍應台教授所寫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加上這種見到人性光輝的作品,除非麻木不仁,否則很難不被感動。可惜的是艾陵沒有更深入地說明這種無私的愛在她心裡刻下了什麼樣的感動,僅以一句話「這種無私犧牲自我的愛,在我內心刻下最深的感動」帶過,頗顯不足,所以再由幾篇更好的作品出現時,這篇恐怕就被打折扣了。
學生不要以為滿級分的作品就表示沒有缺點,但它確實有獲得滿級分的理由,其中一個理由包括天時、地利與人和。怎麼說呢?當寫作的重要條件具備時,次要條件就看閱卷老師的心情了。當然這心情並不是他跟家人吵架了,抑或心愛的物品遺失了等私家事,而是一篇又一篇的作品程度所醞釀出的閱卷心情;換句話說,人是有情緒的動物,考生是,閱卷老師也是。考生於寫作當時文思泉湧,就是得到了「天時」之利;老師當下放寬標準(雖然一篇文章能得到多少級分是有一定的標準,但不能約束每位老師的思維方式),這也使考生得到「天時」之利(但不要存此僥倖,還是老實學習)。
倘若幾份考卷改下來,題材大同小異,說理如出一轍,終於讀到一篇不落俗套的作品,這篇作品就是占了「地利」之便──當區考生素質一般普通。又假設作品題材正巧說到老師想說的話或希望學生關心的事,那就是考生與閱卷老師之間的「人和」了。
有些學生認為最深刻的愛是男女之間的愛戀,我想大部分的老師都不認為國中生應該將此種愛視為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懷疑學生忽略其他更重要的學習。讀到這種作品,老夫子準備訓話了(「放著課業不管,只管談戀愛?」「知不知道父母的期待?」「滿腦子是對方的身影,能專心學到什麼?程度又會好到哪裡去?」),這就失去了考生與閱卷老師之間的「人和」關係了。當然學生有權力這麼想:「真是古板!」但老師更有權力決定給學生幾分!
艾陵這篇表現「大愛」的作品,第一眼就令人欣賞──欣賞她閱讀的習慣(想必她前陣子讀過一本暢銷書,由龍應台教授所寫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加上這種見到人性光輝的作品,除非麻木不仁,否則很難不被感動。可惜的是艾陵沒有更深入地說明這種無私的愛在她心裡刻下了什麼樣的感動,僅以一句話「這種無私犧牲自我的愛,在我內心刻下最深的感動」帶過,頗顯不足,所以再由幾篇更好的作品出現時,這篇恐怕就被打折扣了。
【發現文章問題】:
一、表點符號的問題:
(1)句「有父母對孩子的慈愛;與同儕之間的同學愛;男女彼此的戀愛;對某些事物的熱愛」:這四個短語(都不是完整的句子),之間是用逗號而非分號。所以改成「有父母對孩子的慈愛,與同儕之間的同學愛,男女彼此的戀愛,對某些事物的熱愛」
(6)句「甚至連彼此的姓名都不知道。卻因為同是在戰亂時期逃亡的一份子,學長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交換學弟們的安全」:「甚至……。卻……」兩個短語說完之後才是完整的句子,換句話說句子尚未完整,不宜用句號隔開,應改成「甚至……,卻……」。
二、冗詞贅字的問題:
(2)句「一群學長對學弟們那種最無私的愛」:「們」與「最」宜刪去。此處不須加「們」字,就知道是對一群學弟,因為前後文並無強調是寫一個人的故事,俇且這句的前面即很明顯地寫道「一群」了。另外,前兩句才出現「最」字(「都是人發自內心最真實的情感」),一直「最……」,頗顯累贅而不流利。
(3)句「沒有人知道自己下一刻的命運會如何」:改成「沒有人知道自己下一刻的命運如何」意思不變,但更流利。
(4)、(5)句「一旁的學長們不斷安撫著」犯了同(2)句一樣的毛病,皆多了一「們」字。宜分別改成「一旁的學長不斷安撫著」、「學弟不知道學長一邊用慈愛的歌聲撫慰他們懼怕的心」。
三、 連接詞使用錯誤:
(6)句 「他們之間,只是在同一個校園成長的學長與學弟,甚至連彼此的姓名都不知道。卻因為同是在戰亂時期逃亡的一份子,學長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交換學弟們的安全」「甚至」二字宜改成「可能」。因為「在同一個校園成長」聽來頗正常,沒什麼好驚訝,後面句子就不必用「甚至」來表示。
四、 詞序問題:
(7)句「這種無私犧牲自我的愛」:應該先說「犧牲自我」,才作結論說是「無私的愛」。
一、表點符號的問題:
(1)句「有父母對孩子的慈愛;與同儕之間的同學愛;男女彼此的戀愛;對某些事物的熱愛」:這四個短語(都不是完整的句子),之間是用逗號而非分號。所以改成「有父母對孩子的慈愛,與同儕之間的同學愛,男女彼此的戀愛,對某些事物的熱愛」
(6)句「甚至連彼此的姓名都不知道。卻因為同是在戰亂時期逃亡的一份子,學長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交換學弟們的安全」:「甚至……。卻……」兩個短語說完之後才是完整的句子,換句話說句子尚未完整,不宜用句號隔開,應改成「甚至……,卻……」。
二、冗詞贅字的問題:
(2)句「一群學長對學弟們那種最無私的愛」:「們」與「最」宜刪去。此處不須加「們」字,就知道是對一群學弟,因為前後文並無強調是寫一個人的故事,俇且這句的前面即很明顯地寫道「一群」了。另外,前兩句才出現「最」字(「都是人發自內心最真實的情感」),一直「最……」,頗顯累贅而不流利。
(3)句「沒有人知道自己下一刻的命運會如何」:改成「沒有人知道自己下一刻的命運如何」意思不變,但更流利。
(4)、(5)句「一旁的學長們不斷安撫著」犯了同(2)句一樣的毛病,皆多了一「們」字。宜分別改成「一旁的學長不斷安撫著」、「學弟不知道學長一邊用慈愛的歌聲撫慰他們懼怕的心」。
三、 連接詞使用錯誤:
(6)句 「他們之間,只是在同一個校園成長的學長與學弟,甚至連彼此的姓名都不知道。卻因為同是在戰亂時期逃亡的一份子,學長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交換學弟們的安全」「甚至」二字宜改成「可能」。因為「在同一個校園成長」聽來頗正常,沒什麼好驚訝,後面句子就不必用「甚至」來表示。
四、 詞序問題:
(7)句「這種無私犧牲自我的愛」:應該先說「犧牲自我」,才作結論說是「無私的愛」。
六級分作品二 我印象最深的一種愛 作者:張舒宇
「愛」有很多種,應該都是發自內心的,但「溺愛」即使發自內心,方法就不對了。再說,過度溺愛只會使人變得脆弱、懶散(1),一件小事情都處理不好。因為所有事情都由別人處理了,自己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如果哪天,這些事都要由自己完成,不就喪失了許多機會(2)?
我母親的朋友就是溺愛兒子,她兒子要什麼就有什麼。至今都二十三歲的人,成天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對家裡一點貢獻也沒有。或許是他的父親長期在大陸工作,母親既要忙公事,又要忙家務,根本沒有閒暇照顧孩子。或許覺得自己沒有陪在小孩身邊,頗感虧欠,才會想到利用金錢來彌補親情的缺憾。
或許這對父母都是出於好意或關心,不過卻用錯了方法。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自己的孩子,一旦離開,孩子予取予求的個性並沒有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如果不是變得一點謀生能力也沒有,就是變得到處鑽營,到頭來,不是在愛他而在是害他(3)。
現在有許多父母都過度溺愛(4)自己的孩子,導致孩子一年比一年更脆弱。須知道:凡事太多都不好,愛也是一樣。
我小時候也會埋怨母親,說:「為什麼別人有,而我就沒有?別人可以去,我就不可以去?」母親總會說:「等妳長大一點,自然就會知道為什麼了。」直到前陣子,母親跟我說她朋友兒子的事,我才了解過去都是為了我好。「溺愛」雖有個「愛」字,卻不是真正的愛。(5)
「愛」有很多種,應該都是發自內心的,但「溺愛」即使發自內心,方法就不對了。再說,過度溺愛只會使人變得脆弱、懶散(1),一件小事情都處理不好。因為所有事情都由別人處理了,自己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如果哪天,這些事都要由自己完成,不就喪失了許多機會(2)?
我母親的朋友就是溺愛兒子,她兒子要什麼就有什麼。至今都二十三歲的人,成天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對家裡一點貢獻也沒有。或許是他的父親長期在大陸工作,母親既要忙公事,又要忙家務,根本沒有閒暇照顧孩子。或許覺得自己沒有陪在小孩身邊,頗感虧欠,才會想到利用金錢來彌補親情的缺憾。
或許這對父母都是出於好意或關心,不過卻用錯了方法。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自己的孩子,一旦離開,孩子予取予求的個性並沒有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如果不是變得一點謀生能力也沒有,就是變得到處鑽營,到頭來,不是在愛他而在是害他(3)。
現在有許多父母都過度溺愛(4)自己的孩子,導致孩子一年比一年更脆弱。須知道:凡事太多都不好,愛也是一樣。
我小時候也會埋怨母親,說:「為什麼別人有,而我就沒有?別人可以去,我就不可以去?」母親總會說:「等妳長大一點,自然就會知道為什麼了。」直到前陣子,母親跟我說她朋友兒子的事,我才了解過去都是為了我好。「溺愛」雖有個「愛」字,卻不是真正的愛。(5)
【老師講評】:
這篇文章也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尤其是與閱卷老師之間的「人和」關係。怎麼說呢?
老師之所以出這個題目,是有感於前鎮子的一則社會新聞:某資深藝人的兒子鋃鐺入獄,這位藝人基於天下父母心的立場,當然為兒子抱屈,卻不知是自己一再溺愛所致。所以老師在題目「說明」的部分,固然提到幾種不同的愛,卻大篇幅的強調鄭板橋的教育方式。舒宇很聰明,能讀出「說明」中的重點。或許也有同學讀出重點在此,卻沒有談及教育的事,有可能擔心題材與其他考生大同小異。其實這層顧慮是多餘的,否則出題老師大可不必在鄭板橋教子那段大書特書,無異就是提示考生注意這段。無論如何,舒宇的看法,確實說盡教育家的心坎裡了。
這篇文章也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尤其是與閱卷老師之間的「人和」關係。怎麼說呢?
老師之所以出這個題目,是有感於前鎮子的一則社會新聞:某資深藝人的兒子鋃鐺入獄,這位藝人基於天下父母心的立場,當然為兒子抱屈,卻不知是自己一再溺愛所致。所以老師在題目「說明」的部分,固然提到幾種不同的愛,卻大篇幅的強調鄭板橋的教育方式。舒宇很聰明,能讀出「說明」中的重點。或許也有同學讀出重點在此,卻沒有談及教育的事,有可能擔心題材與其他考生大同小異。其實這層顧慮是多餘的,否則出題老師大可不必在鄭板橋教子那段大書特書,無異就是提示考生注意這段。無論如何,舒宇的看法,確實說盡教育家的心坎裡了。
【發現問題】:
一、冗詞贅字的問題:
(1)、(4)句「過度溺愛只會使人變得脆弱、懶散」:「溺愛」的「溺」字就有「沉迷不悟」的意思,若加「過度」則顯累贅。
二、語意問題:
(2)句「如果哪天,這些事都要由自己完成,不就喪失了許多機會」:這句乍看沒有問題,但仔細想想,等到事情要由自己完成的那天,機會老早就失去了,不會等到那天才失去。所以改成以下會更合理:「如果哪天,這些事都要由自己完成時,不就因為過去喪失許多學習機會而最後只有不知所措?」
(3)句「如果不是變得一點謀生能力也沒有,就是變得到處鑽營,到頭來,不是在愛他而是在害他。」句中兩個「在」字使文意呈現的時空有點錯亂:「在愛他」也好,「在害他」也好,應該都是指父母溺愛孩子的當時。一旦加了「在」字,變成現在進行式,也就是說孩子一點謀生能力都沒有,到處鑽營時,就是父母正在愛他或害他的時候──這在文意上是不通的。句子宜改成「如果不是變得一點謀生能力也沒有,就是變得到處鑽營,到頭來,不是愛他而是害他。」
三、段落問題:
(5)句「『溺愛』雖有個『愛』字,卻不是真正的愛。」:這顯然是文章的結語,不應和自己小時候那段放在一起。況且將這句獨立成一段,更有警世的力量(很重要的一句話,獨立成一段,集中讀者所有注意力)。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一、冗詞贅字的問題:
(1)、(4)句「過度溺愛只會使人變得脆弱、懶散」:「溺愛」的「溺」字就有「沉迷不悟」的意思,若加「過度」則顯累贅。
二、語意問題:
(2)句「如果哪天,這些事都要由自己完成,不就喪失了許多機會」:這句乍看沒有問題,但仔細想想,等到事情要由自己完成的那天,機會老早就失去了,不會等到那天才失去。所以改成以下會更合理:「如果哪天,這些事都要由自己完成時,不就因為過去喪失許多學習機會而最後只有不知所措?」
(3)句「如果不是變得一點謀生能力也沒有,就是變得到處鑽營,到頭來,不是在愛他而是在害他。」句中兩個「在」字使文意呈現的時空有點錯亂:「在愛他」也好,「在害他」也好,應該都是指父母溺愛孩子的當時。一旦加了「在」字,變成現在進行式,也就是說孩子一點謀生能力都沒有,到處鑽營時,就是父母正在愛他或害他的時候──這在文意上是不通的。句子宜改成「如果不是變得一點謀生能力也沒有,就是變得到處鑽營,到頭來,不是愛他而是害他。」
三、段落問題:
(5)句「『溺愛』雖有個『愛』字,卻不是真正的愛。」:這顯然是文章的結語,不應和自己小時候那段放在一起。況且將這句獨立成一段,更有警世的力量(很重要的一句話,獨立成一段,集中讀者所有注意力)。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