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為臺灣發聲」自評指導/畢仙蓉老師(非本次段考命題教師)
這個題目可看出學生對時事或對生活環境的關心。最重要的是它可訓練學生說理客觀、不帶情緒批判(用字遣詞不帶情緒化字眼)的能力。此外,它也正是老師提醒學生千萬不要藉作文考試表達鮮明政治立場的機會——不知我們遇到的閱卷老師是否也有他的政治立場,且與我們的相對,更不知他是否能真正客觀給分。
在分析本文結構之前,先提出:此次批改遇到少數幾篇文不切題的作品,其最大原因是忽略寫作說明中強調的「向世界吶喊」;這些作品幾乎是「向本土人民呼籲」,如呼籲不製造環境汙染,甚至批判臺灣人民對臺灣這塊土地的種種傷害行為。
題目:我想為臺灣發聲 命題教師:尊重出題者意願——暫不公布姓名。
說明:每個群體有其想對世界說的話。發聲,訴說想法,表達情感。你可能想為自己發聲,期待為群體說話,渴望為臺灣向世界吶喊。你的筆可以讓世界更友善、美好。聲音,可以很有力量,真實傳遞至應該傳達之處。臺灣的特質為何?為何你想為臺灣發言?你想為臺灣發出何種呼聲?你如何為臺灣發聲?請以「我想為臺灣發聲」為題,具體寫下你的想法。
「三W」寫作法是畢老師過去常強調的文章結構方式,論說文尤其好用。不過,這次作文題目,出題老師即已在「說明」中安排了一篇文章的結構。同學只要仔細閱讀,便可以知道這篇文章必須涵蓋哪些部分。換句話說,一旦少了其中某一部分,即是「取材不夠充分發展主旨」以及「文章結構鬆散」。以下複習畢老師談過的「三W」寫作法,同時分析本題「說明」中的句子,看看它們分別屬於「三W」的哪一部分。
What:什麼人、什麼事、什麼物、什麼道理、什麼原因、什麼結果……許多的「什麼」都可供作題材,但必須先思考哪些「什麼」才是這篇需要寫的。
Why:為什麼那樣好?為什麼那樣不好?為什麼有剛才的論點……。許多的「為什麼」都可以談,但必須先思考哪些「為什麼」才是繼續前文的發揮。
How:他(她) 該如何做才是?我可以如何做? 我們應該如何做……。這「How」特別需要用在談自己肯定或否定一事物時;如果能進一步提出作法,論點才不致淪為空談。
「我想為臺灣發聲」之「說明」與文章結構分析:
甲、「臺灣的特質為何」即「臺灣的特質是什麼」,屬於What。
乙、「為何你想為臺灣發言」即「為什麼你想為臺灣說那些話」,屬於Why。
丙、「你想為臺灣發出何種呼聲」即「你想為臺灣說什麼話」,屬於What。
丁、「你如何為臺灣發聲」即「為臺灣發出呼聲,該如何做」,屬於How。
結構順序可以是甲→丙→乙→丁,也可以是甲→乙→丙→丁。甲,一定在四段中的最前段。因為先介紹臺灣的特質,令讀者了解,也才容易了解你為什麼要替臺灣發聲。選材必須呼應「說明」提到的「友善」、「美好」,才真能發揮你「友善」、「美好」的影響力。丁,則是放在四段中的最後,且要提及,論點才不會淪為空談。當然可以在甲之前有段開場白(直接破題寫甲,此開門見山法,又更使主題明確),而丁之後,免不了期許(總不能說完作法,文章沒有收尾)。
請同學仔細閱讀以上後,檢視個人試卷。教師已批改,但保留部分,由學生自評——分析自己作品缺少哪一部分──這是一種較徹底的省思方式,也是容易增進作文考試力的方式。同學一旦發現自己缺漏哪些部分,也就知道這份試卷會有什麼評語。
根據本文結構分析,我給自己的建議 班級: 座號: 姓名:
自評分數: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