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淺題深作- -如何提高故事的價值 / 畢仙蓉老師

 歷史資料《畢老師的寫作裁縫室》
舊平臺
http://203.64.159.93/plogxx/index.php?blogId=21 
已無法呈現紀錄

今移至此平台http://bcrtw72.blogspot.tw/

      前幾堂課一直訓練學生說故事的能力,今天這堂課要敎的是如何賦予故事的價值一般作文考試不是希望考生說完故事就好,畢竟大部分學生的功力,與那些能寫出經典故事的文人相較,差距甚遠若不在故事之後說明意義,老師怎知學生的思想深度?看不到深度思想的作品,很難被肯定是佳作。  以這次國一段考作文為例,題目是「當我第一次學會……」。這是一個很容易發揮的題目,只要會說故事,但就怕學生漫無邊際的說。所以在說故事之前,心中應該先有一個譜,就是先想好:要藉故事告訴人們什麼道理?有了這個道理作底,再去思考哪一段學習經驗正好印證了它。當然「文無定法」,也可以直接想一段自己覺得頗精采的學習經驗,然後下筆前思考一下:它可以寫出什麼發人深省的意涵?心裡有個譜以後,就可以開始敘述故事。切記:故事中一定要有精采處,這精彩處正是要一步一步慢慢引人走入文章的道理中。回憶自己的故事總比記得別人的故事容易,「當我第一次學會……」看起來多簡單的題目(淺題),但若不賦與它深度,很容易就成為失敗的作品。歐陽脩的〈賣油翁〉一文,哪裡是在告訴人們兩位人物射箭技術或倒油技術的厲害?「熟能生巧」、「謙沖自牧」才事故事的內涵。那麼「學會這項技能後,對現在或未來的自己而言,又有什麼影響」這句,哪裡是要你說:「學會作菜,我以後就可以作菜給家人吃」而已?哪裡是要你說:「學會游泳,我就不必擔心自己哪天會溺水」而已?以下幾篇佳作,同學們看看,或許你可以寫得比他們更好,但他們確實也寫得不差。(以下藍字部分即是故事的義理──使文章顯得有深度的地方)
 台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國中部】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二次定期評量一年級國文科試題卷   範圍:寫作測驗   命題人員:賴憶姿  審題人員:畢仙蓉 
題目:當我第一次學會○○ 
寫作引導:    
    讀了歐陽脩的〈賣油翁〉一文,我們可以想見陳堯咨箭無虛發時的意氣風發,以及賣油翁游刃有餘的酌油技術,令人嚮往。請試想,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次學習經驗是什麼?題目設定以第一次學會的某種技能為主,例如:騎腳踏車、游泳、演奏某種樂器、跳舞、做菜、某種運動等,並請以自己喜歡學、甚至特別拿手的技能為題材,細膩地描述當時學習的動機、過程和當下的心情變化,以及學會這項技能後,對現在或未來的自己而言,又有什麼影響?
特別說明: 
1.自行命題,並在文前抄上題目,○○不限兩個字,但以簡潔明瞭為原則。
2.○○必須是經由學習才能做到,且是有益身心的技能。
注意事項:
1.請詳閱「寫作引導」,並善用自身的生活經驗,寫出一篇文約500字的文章。
2.請使用黑色墨水筆作答。
3.完全離題、只抄引導說明,一律以零級分計。
4.不可在文中暴露私人身分 (請勿在文中寫出自己或別人的真實姓名)
5.不可用詩歌體或書信體寫作。 
佳作一當我第一次學會呼拉圈    101宋品燊(ㄕㄣ)
         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在一生中,一定有專長,即使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會再為你開一扇窗。就像有一個小孩,雙眼失明,但他不放棄,學會了聽── 一根針掉下去,他也可以聽得一清二楚。其實一項技藝,不去磨,就像石頭般;去磨他,就會閃閃發光。而我第一次學會的技藝,就是呼拉圈。
         搖呼拉圈,聽起來是一項輕鬆的運動,但對我來說是「挑戰」。話說有一天,媽媽跟我至大樓中庭運動,當時我還小,不知道什麼是呼拉圈,坐在旁邊,看著媽媽使勁的搖著那笨重的呼拉圈,一時覺得好酷喔!我也拿著呼拉圈,用力的搖,而那個呼拉圈不聽我的使喚,盡是一直掉落地面。我也從那天開始,決定要將呼拉圈搖上個二千下都不停。
         搖二千圈,聽起來還好啊,但是不停下來,這可就難了。日後,我每天搖、每天搖,一度有想要放棄的念頭,因為常常搖得腰酸背痛,而且它一直滑落到地。但是,沒有挫折,怎麼會有成功的一天呢?而且挫折更讓我知道哪裡要改進,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於是我使勁吃奶的力氣,拿起呼拉圈,繼續搖,咬著牙也要搖下去,就像是我的使命一般的重要。五百、一千、一千五、二千,終於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或許在學習的旅途中總會面對失敗,但不要忘了:「失敗為成功之母」,愈失敗,愈會讓你更成功。當然,努力非常重要──抱持著這樣的心態,不可能的任務,也會被完成的。 
佳作二當我第一次學會騎腳踏車     102蔡欣容    
          有人說:「成功是給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這句話在我學會騎腳踏車的時候,給了我極深的感觸。從零開始,我一步一步的刻出「成功」的美景……
         猶記那是個蟬鳴響遍林子的熾熱夏天,艷陽光揮灑於每個角落。倏地一陣風自眼前呼嘯而過,定眼一瞧,原來是哥哥正騎著腳踏車四處溜達。雙眼閃爍著欣羨的眼光,我於是向爸爸提出學腳踏車的要求。出乎意料地,爸爸竟欣然答應。 
          牽著哥哥小時騎過的腳踏車,我們找了個安靜的角落練習。第一次,擦傷了手臂;第二次;跌破了膝蓋;第三次,刮傷了臉龐……,如此這般,我不斷的跌倒、站起來、跌倒、再站起來……。終於,年幼的我失去了再次站起身的勇氣,索性賴在地上大哭。    
         「站起來!跌倒光榮嗎?」
          「不……」
         「那麼站起來吧,至少比跌坐在地上光榮。難道你要因為幾次的不光榮而放棄光榮的夢想嗎?
          就這樣持續的練習著,我騎腳踏車的技術逐漸進步,最後甚至欲罷不能的騎著腳踏車打轉!爸爸擡手看了看手錶,說道:「時間不早了,該回家囉!
          那之後,只要我一有空,就立刻騎著腳踏車練習,後來更是練就了單手騎腳踏車的功夫。
       「成功是即使跌倒了好幾次也能站起來!」往後,我一直銘記著此番心情,暗自將其視為我的座右銘。我發現,從羨慕到開始學習,再到不斷的跌倒,然後站起來--這便是成功的奧秘所在,是人生必備的經驗。
 佳作三當我第一次學會騎腳踏車  102黃若嫣    
        腳踏車──成長的回憶,十年的光陰與我同步於時光的走廊。   
        據媽媽說,我第一次看到腳踏車時,是兩歲牙牙學語中,那是媽媽騎腳踏車揹我一同出門的早晨。坐上去時,涼涼的,很舒服。懂事些,再次騎乘,我震驚,因為世界變大了,大得無邊無際,好似沒有盡頭一般,我好喜歡居高臨下,王者的感覺,從此愛上了腳踏車。   
        騎腳踏車的故事要從三輪車開始講起:騎三輪車對孩童來說,是天大的幸福,既可以平衡又不會跌倒,高級一點可能還有兒歌伴隨,但是對騎腳踏車的「天才」而言是有一點可怕。
        小時候,我怎麼騎都不看路,喜歡東轉西轉的蛇行,撞竹杆、碰機車、開向大樹……,每一次母親都把我拉回,但是有一次剛好她不在身旁,「唰!」的一聲,人已在水溝裡了。幸好我的哭聲驚天動地,三公里外都聽得到,才可以順利獲救。那次之後,媽媽就不准我碰車,可是我還是偷偷的騎。長大了點,她知道攔不住我,便教我如何「安全」的騎腳踏車。剛開始,我騎必跌,一跌、二跌、三跌……跌了數百次,我曾經沮喪過,一旦媽媽說:「怕痛就不要學!」又激起了我的鬥志,慢慢地,一步一腳印,從跌倒的經驗中,我學會了平衡。漸漸地,騎得越來越順暢……我會騎腳踏車囉!   
       從此腳踏車就一直伴隨我:心情好,騎;心情不好,也騎。享受與風馳的痛快,心也就跟著快樂了……。    
       從騎車,我徹底領悟了『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更知道在失敗中,學習並成長的意義。一起來騎「鐵馬」吧!你將發現世界並不遙遠。 
佳作四當我第一次學會騎腳踏車   102袁苙芸    
         在我的腦海裡,雖然只有短短時年的記憶,但至今我始終忘不了──學會騎腳踏車的剎那,那也是我學會持之以恆的開始。    
         記得那年我五歲,幼稚園下課後,就沒有妹妹的陪伴,一個人孤伶伶的看電視。坐不住,便到大樓的中庭騎腳踏車。那時我深信著腳踏車都是兩個大輪子,兩旁各加一個輔助輪,但是那天我看到一臺只有兩輪的腳踏車疾駛而過,當下覺得:好酷喔!也因此勾起我把輔助輪拆掉的念頭。    
        起初家人非常擔心,畢竟五歲小孩騎兩輪腳踏車非常危險,但是經我再三保證後,爸媽還是妥協了。不料,騎兩輪腳踏車的第一天,我就因為重心不穩而摔入剛好沒蓄水的蓄水池。雖然沒溺水,但也造成我現在腳上的疤痕。儘管摔得再痛,流的血再多,我仍然堅持每天要去練習。果然驗證一句「熟能生巧」,我就在練習一個月後學會了!   
        其實要持之以恆去做一件事,真的不簡單。當初我跌到蓄水池裡,在養傷的過程中,一度想放棄,幸好當時熬過了,也讓我學會堅持到底。也許學會騎腳踏車這件事,對未來而言不像做菜那麼有幫助,只是代步工具而已,但是我學會這項技能後,體會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真正涵意。希望自己將來能秉持著當初學習騎腳踏車的熱忱,去做好每件事。 
佳作五    當我第一次學會做菜   102舒毓婷
          當我還未去接觸「做菜」時,總想著:「做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嗎?」因為平常看媽媽那樣輕鬆的就把晚餐準備好了。但事情不是心裡想的簡單易學……。
         國小五年級時,每當放學回家,總能聞到令人垂涎三尺的飯菜香,當然不只飯菜香,口感也是一級棒。心想:如果我也能自己做出這樣美味的飯菜,給家人吃,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從升上六年級時,我下定決心──開始學做菜。
        「做菜」不是容易的事,當我聽完媽媽以前自己做飯給弟弟們吃的經歷,原來是她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練習。家裡有時因為爸媽工作忙,我必須要自己作飯給弟弟們吃。一邊做一邊期許自己:我要學習媽媽以前的努力(在我眼裡,媽媽是像廚師一樣厲害)!
         經過一番練習,我的廚藝也進步了,其中,第一次下廚時:剛開始,先是自己摸索,火侯多大多小、油量太多太少,我都小心翼翼。還有就是不斷叮嚀自己要細心的去把每一道菜做好,最重要的是要有心去做。失敗是一定的,像我在煎荷包蛋時,油太少、火太大,蛋就焦了,失敗了很多次,但焦掉的苦也能轉成美味的香──練過多次,從中學習,終於讓我做的菜也能端上桌了。
         現在,我已經開始準備晚餐,有時假日也會自己做菜給家人享用,我好幸福。不管什麼微不足道的事,只要把事情完成,而從中出現的成就感是多麼的令人開心,其中的辛苦也轉為快樂與笑容。第一次學習是很難的,俗話說:「萬事起頭難。」但跨過就成功了。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1 迴響 | 0 引用

迴響

1.  當我第一次學會彈鋼琴 溫卉蓁
年幼時,總喜歡跟在哥哥身邊,他非常熱衷於音樂,因為他從小就學了鋼琴,所以彈了一首好琴。
在音樂的薰陶下,我也自然而然的相信自己就能像哥哥一樣。小學一年級時,我跟哥哥提起了我學鋼琴的念頭,之後,每天放學,他便會抽空敎我。漸漸的,我從本來什麼都不會,到現在讓父母欣賞的琴藝,都是一點一滴的累積而來的,想起當時,我第一次彈出一首曲子,非常感動,在幼小的年紀裡面也沒什麼偉大的成就,但那是我第一次享受的成就感,所以就有了再學習的動力。
當人們面對學習時,或逃避、或接受、或在其中,逃避的人永遠不可能瞭解成就感的美妙之處,而樂在其中者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幸福、很快樂的事。
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想要想要放棄的時候,我總用一句話來勉勵自己:「如果心裡還有不甘心,就還不到放棄的時候。」假如在心中還有一點想要學會某件事的野心,那成功就離你不遠了;只要堅持下去沒有什麼學不會。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決心,任何在困難的事都難不到,不要輕易的否定自己。
當我第一次學會彈鋼琴,就下定決心讓自己更好,對現在來說雖然不能每天都彈,但相信未來可以從這方面發展,我擁抱這一次學會的喜悅和那股對音樂的熱忱,繼續學習。
學習並不是痛苦的,當你體會第一次學會的成就感,你便會領悟學習的美好。

作者 溫卉蓁 — 30 五月 2011, 13:47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