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考試自從有「說明」引導寫作方向,寫作再也不是「借題發揮」的自由了。因為「說明」既是引導,也是限制。有「說明」與無「說明」的差別在哪裡呢?以下即以「送給自己的話」為例分析。感謝葉和滿老師命題並提供《畢老師寫作裁縫室》應用。
題目: 送給自己的話
說明:請閱讀以下敘述,並依指示寫作:
崔瑗在座右銘:「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表達了當初手刃殺兄仇人的悔悟,而寫下這句話,相信你也曾經像崔瑗一樣任性過,比如和父母、師長頂嘴;和同學、手足吵架;衝動做了不理性的決定或選擇,如果有平行時空,現在的你想跟過去的自己說什麼?請你仔細回想並敘述事情的經過,寫出這句話及原因,最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悟。
倘若沒有引導說明,「送給自己的話」可以是讚美、鼓勵,可以是告誡、警惕;可以是在主要敘述事件的發生之前,也可以是之後;可以是事件發生當天的領悟,也可以是今日回想後的感受。如果是讚美、鼓勵的話,內容可以布局(安排)的其中一種方式:以送給自己的某句話開頭,再敘述這句話背後發生的故事(而這故事應該具有正向力量,人物行為值得仿效,甚至被頌揚。)然後呢?來個反差又何妨?請見來個反差又何妨──談烘雲托月的寫作技巧 。可在布局上利用對比手法凸顯自己值得被讚美或被鼓勵的地方。最後緊扣題目收尾(請見就是要你記得我──談文章收尾),但不是呆板且造作地強調「送給自己的話」這六個字的意義,而是真真切切重提那句話或那番話並補充說明對自己的期許。至於給自己的讚美或鼓勵應放在文中的哪裡,又可任選這兩種安排的其中一種:在「事件當下」或是「如今回想時」。
一旦作文題目之後加上引導說明如上題,百分之百是告誡、警惕自己的話,且「現在的你想跟過去的自己說什麼」與「這句話」這兩處的限制,也不可視而不見。因此,惕勵自己的話,不能安排在事件發生當下,也不能是兩句話、三句話、一大串話。
此外,這種在「說明」中已提醒學生寫出「事件經過」與「體悟」的題目,不宜讓事件內容占去大篇幅。畢竟事件只是讓你表達體悟的媒介,老師想從你的體悟中看出你的程度,以分辨考生成績高下。反之,大篇幅說理,事件卻輕描淡寫,會使人一頭霧水──為什麼你有那些體悟?為什麼讀者感受不到?因此作品就少了感染力。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