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從〈我愛那段時光〉談如何給學生表達與思考的方向


作者|畢仙蓉、ChatGPT(協作編修)


📌 【小提醒】

由於部落格平台在不同裝置或瀏覽器中顯示方式略有差異,排版可能偶有錯位或顯示不一的情形(如行距、標點間距不一),敬請見諒。

📎 使用說明

本文開放教師、學生與家長於教學或學習中參考使用,惟請勿擅自轉載於網站、出版物或以作者名義公開發表。若需引用,敬請註明出處與作者姓名,尊重智慧財產權。

 

本次寫作測驗以〈我愛那段時光〉為題。目標很單純:用具體事件,把「為什麼愛」說清楚。不是堆砌形容詞,而是寫出讀者看得到、聽得到、感受得到的畫面。

一、命題焦點:讓情感落在「具體事件」上

題幹特別要求:請以具體事件呈現你「愛」它的理由與過程。關鍵在「具體」兩字:

與誰?在哪裡?做了什麼?

補上聲音、顏色、動作、心情的細節,一幕一幕寫出來。

二、批改標準:九個重點(學生看得懂的版本)

是否聚焦:開頭就讓人知道你寫「哪一段時光」。

語句是否通順:一句話不要塞太多想法;太長就切兩句。

標點是否合理:列舉用頓號「、」;逗號別連用過多;引號標清楚。

段落是否恰當:開頭破題發展事件體會轉折結尾收束(至少四段)。

破題是否有力(題眼句):用一句話點題──「我愛__那段時光,因為__。」

結尾是否有延伸:不要只說「很感動」,要寫以後怎麼做。

技巧使用:補「可感」細節(聲/色/動作),別只說「很開心」。

刪除贅語:與主題無關、重複或空話就刪。

高分關鍵:結構清楚+畫面具體+結尾有行動。

參考延伸:可參閱〈作文評分九面向與級分說明|畢仙蓉老師〉。

三、三 W 寫作步驟:有骨架

What(寫什麼):我愛的那段時光是「哪一段」?列 34 個畫面。

Why(為什麼愛):它讓我明白了什麼/改變了什麼?(如:耐心、珍惜、勇氣)

How(怎麼做):以後我會如何把這份感覺放進日常?寫 13 條做得到的事。

四、題眼句:一篇作文的方向燈

題眼句是開頭最重要的一句,用來定調主旨與路線。

檢查方式:

把題眼句單獨抽出來,不看全文,也能知道你寫哪段時光+基本情緒嗎?

只看題眼句,能大概猜到後面會出現哪些「相關事件」嗎?

寫法模板:

我愛__的那段時光,因為__。

例:我愛臨畢前的那段日子,因為我們把珍惜落在每一個小動作裡。

Q:模板會影響創意嗎?

**A**創意長在「你寫了哪些具體畫面、用了哪些貼切詞語」。模板只是骨架,幫你站穩;好看的是骨架上你自己長出的內容與語氣。

五、常見問題與即刻修法

只寫心情、沒有事件補三個小畫面(誰/哪裡/做了什麼)。

句子過長逗號兩個以內,超過就切兩句。

結尾空泛加一句「之後我會……」的行動句(當下做得到)。

字太小或太淡建議字高約格線 7080%,影響辨識易失分。

越界/畫圖/使用淡色筆屬作答違規,嚴重者可能計零分。

六、我希望學生帶走的兩句話

把回憶寫清楚,感動才進得去。

把體會變行動,文章才算真正完成。

附錄|本次寫作測驗題目與說明

題目:〈我愛那段時光〉

出題者:畢仙蓉

說明:生活中,總有一些事物或情感,讓我們回味時倍覺溫暖與幸福。它們可能是一段與家人團聚或與朋友並肩的時光,也可能是某個地方發生的小事。這些畫面常在心底泛起漣漪,喚起我們對當時人事物的思念與感激。請以【我愛那段時光】為題,寫出你最想珍藏的事物或場景,並透過具體事件呈現你「愛」它的理由與過程。

作答規範:不可使用詩歌體、不可洩漏個資、不得越格或在卷面作記號。


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

考前10分鐘寫作救星:三W寫作法快速掌握完整結構|畢仙蓉

 📌 【小提醒】

由於部落格平台在不同裝置或瀏覽器中顯示方式略有差異,排版可能偶有錯位或顯示不一的情形(如行距、標點間距不一),敬請見諒。

📎 使用說明
本文開放教師、學生與家長於教學或學習中參考使用,惟請勿擅自轉載於網站、出版物或以作者名義公開發表。若需引用,敬請註明出處與作者姓名,尊重智慧財產權。

📘考前10分鐘寫作救星:三W寫作法快速掌握完整結構

──依據〈寫作測驗前的重點複習〉改寫整理
作者:畢仙蓉/ChatGPT協作整理


💬 導言

在段考或寫作測驗前,許多學生都會焦慮:「我不知道要怎麼下筆。」
其實,作文並非臨時拼湊的文字,而是一種讓心安靜下來、整理思緒的過程。
這份講義整理自我多年指導學生的經驗,並依據〈寫作測驗前的重點複習/畢仙蓉〉重新歸納而成。
希望每位在考場上的孩子,都能在短時間內想清楚「要寫什麼、為什麼寫、要怎麼寫」,寫出屬於自己、誠懇又有條理的一篇好文章。


一、寫作測驗前,最該準備的是什麼?

不是背名言,也不是苦思開頭,
而是要能在短時間內想清楚要寫什麼、為什麼寫、怎麼寫

這份講義要幫你做到三件事:

1.     理清文章中心思想;

2.     建立清楚的四段式結構;

3.     寫出真誠、有畫面的內容。


二、三W寫作法:WhatWhyHow

這是最實用的作文骨架,任何題目都能套用。

  • What(是什麼):要寫的「人、事、物、道理」是什麼?先抓住焦點。
  • Why(為什麼):為什麼值得寫?它帶給你什麼感受或啟發?
  • How(怎麼做):從中學到了什麼?未來會怎麼行動?

📍小提醒:考場最怕「空話」。
一定要讓讀者看得見畫面,而不是只聽到心情。


三、四段式結構與寫作作法

第一段|開頭引題(對應 What

  • 作法:先營造情感或氛圍,再明確點出主題。
  • 範例開頭
    • 「每當想起那一幕,我心裡就升起一股暖意。」
    • 「那是一個在某個傍晚發生的小事,卻讓我難以忘懷。」

第二段|事件發展(鋪陳 Why

  • 作法:寫清楚「在哪裡、與誰、做了什麼」。
  • 運用對話與細節(聲音、動作、氣味、光影)讓畫面鮮明。
  • 對話要有意義:能看出人物性格或情感轉變。
  • 避免:流水帳或無關題旨的閒聊。

第三段|體悟與轉變(WhyHow

  • 作法:說明「為什麼」這件事重要,並點出心境的前後對比。
  • 可寫出自己如何從「不懂」變「懂得」,或從「被動」變「積極」。
  • 轉折句範例
    • 「起初我不以為意,直到那天發生的事讓我明白……」
    • 「那句話像石子落入心湖,漣漪久久未散。」

第四段|收束與升華(總結)

  • 作法:回到主題,強調學到的道理,留下餘韻。
  • 結尾句範例
    • 「它讓我懂得在平凡裡看見光。」
    • 「我會把那份溫度記在心裡,繼續好好對待身邊的人。」

四、對比技巧(加分但別硬塞)

  • 時間對比:以前 vs. 現在(不懂珍惜)。
  • 心境對比:害怕勇敢、迷惘清楚。
  • 價值對比:冷漠理解、抱怨感謝。

👉 只選 1–2 組最能突顯主題的對比即可,重點是讓思想更立體。


五、標點與語氣的最後叮嚀

  • 句號:結束一個完整意思就該停,別一逗到底。
  • 冒號:引出下文的說明或列舉,例如:「我學到兩件事:第一……第二……」。
  • 引號:對話或引用一定加,引號外再放標點。
  • 語氣:避免口語詞(「就是」「然後」),改成具體動作或感受。

六、可背句型庫(建議熟記三至五句)

  • 「每當我想起那段日子,心裡就浮起一股暖意。」
  • 「那一天的一句話,像石子落進心湖,漣漪久久未散。」
  • 「長大後我才懂,那份平凡,就是被理解的證明。」
  • 「從那之後,我開始學著面對不完美的自己。」
  • 「我願把這份記得與感謝留在心裡,繼續好好前行。」

七、考前10分鐘快速流程

1.     30秒定焦:一句話寫出主題。

2.     2分鐘列點:地點、人物、一句關鍵對話。

3.     7分鐘寫完:依四段式,第三段一定有體悟。

4.     1分鐘檢查:刪空話、補主旨、改句號。


八、最重要的提醒

作文沒有固定公式,但考試有共通標準:
主旨清楚、結構完整、敘事具體、情感真誠。

不要追求誇張的詞藻,而要呈現真實的體驗與思考。
只要掌握 What → Why → How 的思路,
你的作品就會清楚、有層次,也更能打動人。


✏️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寫作測驗前的重點複習/畢仙蓉〉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AI 改作文?其實比你想的還要慢——但值得 |畢仙蓉

📌 【小提醒】

由於部落格平台在不同裝置或瀏覽器中顯示方式略有差異,排版可能偶有錯位或顯示不一的情形(如行距、標點間距不一),敬請見諒。

📎 使用說明
本文開放教師、學生與家長於教學或學習中參考使用,惟請勿擅自轉載於網站、出版物或以作者名義公開發表。若需引用,敬請註明出處與作者姓名,尊重智慧財產權。


    這段時間,我嘗試了一件很有趣的事:讓 ChatGPT 幫我一起批改學生的作文。不是交給它打個分數就結束,而是希望它能成為我的幫手,協助我看清每一篇文章的細節,抓出那些在日常教學中常常被忽略的小問題——語句通順與否、標點用得對不對、詞語是否重複、例子是否說清楚、段落結構是否完整、邏輯是否連貫……這些,我想做得比以前更徹底。

    老實說,這些工作我以前也常做,但難免會在忙碌或疲累時有遺漏。AI 的加入,不是為了取代我,而是幫我補足我可能沒看到的部分。它的分析能力、語言整理能力,常常能把我心裡模糊的觀察變得更具體,更容易被學生理解。

    AI 並不完美,它不像老師一樣,知道學生是在敷衍,還是真的不會寫;也不知道這句話其實是在湊字數,還是小孩真的不懂怎麼說明。它不會看出哪些句子是直接抄引導說明的,哪些只是照著固定句型填字,卻沒發現那樣只會讓老師覺得是在掉書袋,缺少真實情感與內在體會。我得一邊操作,一邊不斷提醒它:「這篇不是例子不夠,是根本沒講出為什麼這樣做」、「這個學生不會斷句,請跟他說明要在哪裡使用哪種標點符號的理由」、「這一句我記得出現在引導裡,應該是抄的」。 

    更重要的是,我也得告訴它我要怎麼說給學生聽才合適。什麼語氣不會讓孩子退縮,什麼方式能讓家長理解,什麼標準要讓學生知道而不是「感覺一下」。這些,都還是我在做決定、我在調整,我只是請 AI 幫我用更細緻的方式寫出來而已。

     AI 改作文,一點也不快,甚至比我完全自己批改還慢上好幾倍。我得逐段閱讀、下判斷,再引導 AI 回應,最後還要逐一檢查它的回答是否貼切、有沒有偏差、有沒有語病。這種方式是「雙倍」的工作量,不是「一鍵完成」的捷徑。但我願意,因為我知道這樣的回饋對學生、對家長、對老師都有實質幫助。那是一種「我知道這孩子問題在哪裡」的踏實感,不是機械式地打一個分數就交差了事。我希望學生每一篇寫出來的內容,都能得到明確又有幫助的指引,真的看得出「哪裡可以再寫得更好」。

    我也希望,這些經驗能讓更多老師知道:AI 是可以輔助我們教學的,但前提是——我們要先願意看見、願意花時間、願意一再調整與對話AI 並非天生具備教學的溫度,它是否能傳遞感受,其實取決於操作它的人。我們知道什麼樣的建議會對學生有用,也知道哪些表現代表學生真正理解了。

    我常提醒自己:同理學生,不代表縱容錯誤(不能因為他已經很努力寫了,就放過錯誤);看懂他們的難處,也不代表不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不能因為他最近難過,就說寫這樣可以了)。

    即使我們內心知道,這個孩子過去基礎太差,或是那天只是情緒低落,我們依然會把自己擺回那個「只看作品本身」的位置,公平地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因為唯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從具體的建議中學習寫作的技術。

    一篇作文的指導,應該是在理解與專業之間找到平衡——既不冷漠忽略學生的處境,也不失焦於情緒而忘記教學的初衷。當我們能同時看到「這是一位正在學習的孩子」與「這是一篇需要被修改的作品」,那麼 AI 就會成為真正能協助我們、而非取代我們的夥伴。

    我知道,也有不少老師已經開始使用 AI 來看作文,但或許沒有花那麼多時間去對話、去深究;也有人會說「不就是靠 AI 很厲害嗎」,但我可以坦白說,真正厲害的從來不是 AI,而是我們願不願意用心去看見那些連 AI 都看不到的細節。

教育的細節,AI 看不見,老師看得見。

    如果你也想知道我平常如何分析作文,可以參考這篇我之前發表的文章:
📎《作文評分九面向與級分說明|畢仙蓉老師》
👉 https://bcrtw72.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13.html
裡面分享了我如何從九個面向進行判斷與引導,希望能給老師、學生或家長一些實用的參考。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作文評分九面向與級分說明|畢仙蓉老師

 📘 系列教學文(1)|我怎麼批改學生作文?——從九大面向分析到級分字數說明


📌 【小提醒】 由於部落格平台在不同裝置或瀏覽器中顯示方式略有差異,排版可能偶有錯位或顯示不一的情形(如行距、標點間距不一),敬請見諒。

📎 使用說明 本文開放教師、學生與家長於教學或學習中參考使用,惟請勿擅自轉載於網站、出版物或以作者名義公開發表。若需引用,敬請註明出處與作者姓名,尊重智慧財產權。


很多人以為作文得低分是因為「寫得太少」,其實不然。寫作的關鍵在於是否有條理地鋪陳內容、清楚傳達主題。

自民國77年起從教至今,每次段考平均批改百篇作文,三十多年,累積了無數與學生一起修改文字、推敲思路的經驗。這些第一線的觀察與回饋,讓我逐步建立了一套實用的「九大分析面向」,不僅有助於學生釐清問題,更能作為教師教學與指導的具體依據。

本篇系列教學文將公開我在實際教學與作文批改中長期使用的方法,並補充說明教育部寫作評分標準,以及歷屆考題常見等級分與字數分佈,協助學生穩定跨過四級分數,朝六級分邁進!

🔍文章重點:

📌 作文評分真的和字數有關嗎?
📌 為什麼不列一級與零級分的字數?
📌 高分作文的「長度」與「品質」該如何平衡?

在作文教學與評改過程中,我與 ChatGPT 討論並整理出一套「九大分析面向」的批改方法。這些面向源自我過去實際批改學生作文的觀察經驗,再透過 AI 輔助工具的協助加以細化,幫助學生更具體理解問題,並提供方向加以改善。不僅能對症下藥,也能幫助學生逐步朝高分邁進。以下是我這幾次改作文時會參考的項目與說明:

🧾教育部寫作評分標準

📍六級分:優秀的表現

立意取材:統整運用材料,並進一步闡述主旨

結構組織:完整連貫,脈絡清晰

遣詞造句:語詞準確,句型多元,文句流暢

格式與標點:幾無錯誤

 

📍五級分:水準以上

結構完整,轉折偶不順

用詞,正確句型多樣,文句通順

少量錯字、格式或標點錯誤

 

📍四級分:已達一般水準

結構大致完整,轉折略顯不足

用詞尚可,句型略單,文意清晰但稍顯平淡

有些錯誤與標點錯誤不同,但不至影響理解

 

📍三級分:表達不充分

結構鬆散,發展不全

用詞不當,冗餘多

錯字與標點錯誤理解影響

 

📍二級分:表達有嚴重問題

結構不完整,只有單段

大量抄寫題目,發展有限

錯誤間隙,影響閱讀

 

📍一級分:表達極為嚴重的問題

無結構可辨

用詞錯誤多,內容支離破碎

格式與標點幾無掌握

 

📍零級分:離題、抄題、完全使用詩體、空白卷

 

🔍 分析方向確認(九大面向)

1️⃣ 是否聚焦(不偏題) 是否緊扣題目主旨?有無離題、偏題或模糊不清的情況?

2️⃣ 語句是否通順,有無語病、口語化、重複、用詞不當等問題(逐句舉例)是否出現語意不清、詞彙不當、語氣過於口語或表達重複的現象?逐句找出問題並提出優化建議。

3️⃣ 標點符號使用分析 (逐處舉例說明錯誤與改善方式)

是否出現濫用逗號、誤用句號、省略必要標點等問題?是否正確使用新式標點?

4️⃣ 段落是否恰當(至少四段,視情況建議調整) 是否正確換段?是否存在段落過長或混亂的情形?一篇完整的文章應有清楚的開頭、發展、轉折與結尾。

5️⃣ 破題是否精彩有力 是否能在開頭吸引讀者?是否清楚交代時間、情境或主題,引出事件或思考?

6️⃣ 結尾是否有延伸思想 是否僅重複前文,或有提出感受、反思、體悟或期待,帶出文章的餘韻?

7️⃣ 段落分析與寫作技巧解析 文章是否使用了描寫、對比、舉例、轉折等技巧?段落之間是否有邏輯與層次?

8️⃣ 是否出現無關內容、拖泥帶水的句子 是否有句子與主題無明顯關聯?是否有贅詞、無效敘述、過度插入語?需釐清焦點、刪減冗贅。

9️⃣ 提供繁體字高分範文(860880字,含標點,貼近原作內容) 我也會請 ChatGPT 協助根據學生原作內容,提供一篇貼近題旨、結構清晰、語句優美、符合長度的高分範文,供學生學習與仿寫。

 

📘 關於作文字數與級分的關係

💬 我曾與 ChatGPT 討論教育會考的寫作評分標準時提到:「我觀察歷屆樣卷,幾乎大致落在這些字數範圍中: 

二級分:約 240  

三級分:約 350  

四級分:約 500

五級分:約 660  

六級分:約 870880  

雖然評分是根據取材立意、結構組織、語句表達等核心指標來決定的,但實際上,字數確實會反映出學生是否具備鋪陳、發展與結構安排的能力。」ChatGPT 回應我:「這個觀察非常精準,而且極具教學價值!」

📊 教育會考級分與常見字數對應(依歷屆樣卷推估)

六級分:約 870880 ──結構完整,細節豐富,鋪陳清晰,轉折自然,能充分表達主題。

五級分:約 660 ──架構清晰,內容完整,邏輯大致連貫,但層次略顯單薄,細節稍有不足。

四級分:約 500 ──表達清楚,結構略顯雜亂,情感或轉折處理不夠深入。 

三級分:約 350 ──敘述片段化,主題略顯模糊,發展不夠充分,文章結構鬆散。

二級分:約 240 ──文章篇幅不足,經常只有一個段落,缺乏開頭與結尾,也沒有清楚的發展脈絡,使主題難以清楚呈現。

☑️補充說明:一級分與零級分無法以字數作為判別標準,問題核心在於「內容是否構成一篇可評價的作品」

 

📉一級分:內容極度匱乏,結構支離破碎

˙此類文章即使寫了數百字,仍常見以下問題:

˙沒有明確的主題或劇情規劃,全文僅圍繞表面打轉

˙句構混亂、用字錯誤間隙,語意模糊難解

˙缺乏核心事件或觀點的發展,甚至整篇只是資料重述

📝簡言之:不是寫得不夠,而是「寫不成一篇文章」。

 

📉零級分:無法進行評量

˙此類作品完全通常出現以下情況之一:

˙完全離題,與作文命題關聯

˙全文抄寫題目、圖片說明或題幹資訊

˙空白未作答、亂塗亂畫、使用非中文書寫

˙以詩或口號體呈現,無文章結構可言

📝簡言之:此類「作文」沒有表達任何內容,自然無法給予分數。

📘教學提醒

從評量的角度來看,只有二級分以上的作品,才具備「基本表達」與「可評估內容」。一級與零級的落點,往往是因為學生尚未掌握最基礎的文章架構、語意清晰與主題聚焦。如果能建立起這些基本功,甚至字數,也足以穩定達到三級或四級分,逐步向進步。

 

📌 小結與教學建議

1️.字數不是評分依據,但能反映內容完整度。 

2️.四段以上、總字數超過 500 字,是達四級分的基本門檻。 

3️.高分關鍵不只是多寫,而是「有效使用字數」。 

4️.低分學生應從分段、累積字數、補敘細節與情感描寫開始。


📎【補充說明】本文閱卷與分析原則

為協助學生清楚理解寫作中的問題與潛在提升空間,我在實際批改與教學中,會依據以下標準進行詳細分析與評分:

分析方式與原則

🔍 採用「九大面向分析」進行內容拆解,逐項指出優缺與可改進處。 

✍️ 每句語句若有問題,皆搭配具體修改建議,讓學生能直接對照學習。 

🧾 不計入英文逗號(,)的標點問題,以中文語氣節奏為基準。

⚠️ 特別留意是否抄寫作文題目引導說明內容,若無法用自己語言切題,會予以提醒。

🧮 附上實際字元數統計(含標點與空格),並對應教育部寫作評分規準,評估文章級分。

📚 若原文主題聚焦、內容具潛力,則會補寫878字六級分高分範文(含結構分析)供仿寫學習參考。

  若原文內容尚未聚焦或篇幅明顯不足,則會依其程度與主題方向提供適合的補寫引導版本或簡化範文,幫助不同階段學生都有對應的學習資源可參考。

📌 教學與改寫皆以培養學生具備真實表達與書面語感為核心,盼學生能在理解與模仿中漸漸掌握優秀寫作的基本架構與語言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