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從〈我愛那段時光〉談如何給學生表達與思考的方向


作者|畢仙蓉、ChatGPT(協作編修)


📌 【小提醒】

由於部落格平台在不同裝置或瀏覽器中顯示方式略有差異,排版可能偶有錯位或顯示不一的情形(如行距、標點間距不一),敬請見諒。

📎 使用說明

本文開放教師、學生與家長於教學或學習中參考使用,惟請勿擅自轉載於網站、出版物或以作者名義公開發表。若需引用,敬請註明出處與作者姓名,尊重智慧財產權。

 

本次寫作測驗以〈我愛那段時光〉為題。目標很單純:用具體事件,把「為什麼愛」說清楚。不是堆砌形容詞,而是寫出讀者看得到、聽得到、感受得到的畫面。

一、命題焦點:讓情感落在「具體事件」上

題幹特別要求:請以具體事件呈現你「愛」它的理由與過程。關鍵在「具體」兩字:

與誰?在哪裡?做了什麼?

補上聲音、顏色、動作、心情的細節,一幕一幕寫出來。

二、批改標準:九個重點(學生看得懂的版本)

是否聚焦:開頭就讓人知道你寫「哪一段時光」。

語句是否通順:一句話不要塞太多想法;太長就切兩句。

標點是否合理:列舉用頓號「、」;逗號別連用過多;引號標清楚。

段落是否恰當:開頭破題發展事件體會轉折結尾收束(至少四段)。

破題是否有力(題眼句):用一句話點題──「我愛__那段時光,因為__。」

結尾是否有延伸:不要只說「很感動」,要寫以後怎麼做。

技巧使用:補「可感」細節(聲/色/動作),別只說「很開心」。

刪除贅語:與主題無關、重複或空話就刪。

高分關鍵:結構清楚+畫面具體+結尾有行動。

參考延伸:可參閱〈作文評分九面向與級分說明|畢仙蓉老師〉。

三、三 W 寫作步驟:有骨架

What(寫什麼):我愛的那段時光是「哪一段」?列 34 個畫面。

Why(為什麼愛):它讓我明白了什麼/改變了什麼?(如:耐心、珍惜、勇氣)

How(怎麼做):以後我會如何把這份感覺放進日常?寫 13 條做得到的事。

四、題眼句:一篇作文的方向燈

題眼句是開頭最重要的一句,用來定調主旨與路線。

檢查方式:

把題眼句單獨抽出來,不看全文,也能知道你寫哪段時光+基本情緒嗎?

只看題眼句,能大概猜到後面會出現哪些「相關事件」嗎?

寫法模板:

我愛__的那段時光,因為__。

例:我愛臨畢前的那段日子,因為我們把珍惜落在每一個小動作裡。

Q:模板會影響創意嗎?

**A**創意長在「你寫了哪些具體畫面、用了哪些貼切詞語」。模板只是骨架,幫你站穩;好看的是骨架上你自己長出的內容與語氣。

五、常見問題與即刻修法

只寫心情、沒有事件補三個小畫面(誰/哪裡/做了什麼)。

句子過長逗號兩個以內,超過就切兩句。

結尾空泛加一句「之後我會……」的行動句(當下做得到)。

字太小或太淡建議字高約格線 7080%,影響辨識易失分。

越界/畫圖/使用淡色筆屬作答違規,嚴重者可能計零分。

六、我希望學生帶走的兩句話

把回憶寫清楚,感動才進得去。

把體會變行動,文章才算真正完成。

附錄|本次寫作測驗題目與說明

題目:〈我愛那段時光〉

出題者:畢仙蓉

說明:生活中,總有一些事物或情感,讓我們回味時倍覺溫暖與幸福。它們可能是一段與家人團聚或與朋友並肩的時光,也可能是某個地方發生的小事。這些畫面常在心底泛起漣漪,喚起我們對當時人事物的思念與感激。請以【我愛那段時光】為題,寫出你最想珍藏的事物或場景,並透過具體事件呈現你「愛」它的理由與過程。

作答規範:不可使用詩歌體、不可洩漏個資、不得越格或在卷面作記號。


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

考前10分鐘寫作救星:三W寫作法快速掌握完整結構|畢仙蓉

 📌 【小提醒】

由於部落格平台在不同裝置或瀏覽器中顯示方式略有差異,排版可能偶有錯位或顯示不一的情形(如行距、標點間距不一),敬請見諒。

📎 使用說明
本文開放教師、學生與家長於教學或學習中參考使用,惟請勿擅自轉載於網站、出版物或以作者名義公開發表。若需引用,敬請註明出處與作者姓名,尊重智慧財產權。

📘考前10分鐘寫作救星:三W寫作法快速掌握完整結構

──依據〈寫作測驗前的重點複習〉改寫整理
作者:畢仙蓉/ChatGPT協作整理


💬 導言

在段考或寫作測驗前,許多學生都會焦慮:「我不知道要怎麼下筆。」
其實,作文並非臨時拼湊的文字,而是一種讓心安靜下來、整理思緒的過程。
這份講義整理自我多年指導學生的經驗,並依據〈寫作測驗前的重點複習/畢仙蓉〉重新歸納而成。
希望每位在考場上的孩子,都能在短時間內想清楚「要寫什麼、為什麼寫、要怎麼寫」,寫出屬於自己、誠懇又有條理的一篇好文章。


一、寫作測驗前,最該準備的是什麼?

不是背名言,也不是苦思開頭,
而是要能在短時間內想清楚要寫什麼、為什麼寫、怎麼寫

這份講義要幫你做到三件事:

1.     理清文章中心思想;

2.     建立清楚的四段式結構;

3.     寫出真誠、有畫面的內容。


二、三W寫作法:WhatWhyHow

這是最實用的作文骨架,任何題目都能套用。

  • What(是什麼):要寫的「人、事、物、道理」是什麼?先抓住焦點。
  • Why(為什麼):為什麼值得寫?它帶給你什麼感受或啟發?
  • How(怎麼做):從中學到了什麼?未來會怎麼行動?

📍小提醒:考場最怕「空話」。
一定要讓讀者看得見畫面,而不是只聽到心情。


三、四段式結構與寫作作法

第一段|開頭引題(對應 What

  • 作法:先營造情感或氛圍,再明確點出主題。
  • 範例開頭
    • 「每當想起那一幕,我心裡就升起一股暖意。」
    • 「那是一個在某個傍晚發生的小事,卻讓我難以忘懷。」

第二段|事件發展(鋪陳 Why

  • 作法:寫清楚「在哪裡、與誰、做了什麼」。
  • 運用對話與細節(聲音、動作、氣味、光影)讓畫面鮮明。
  • 對話要有意義:能看出人物性格或情感轉變。
  • 避免:流水帳或無關題旨的閒聊。

第三段|體悟與轉變(WhyHow

  • 作法:說明「為什麼」這件事重要,並點出心境的前後對比。
  • 可寫出自己如何從「不懂」變「懂得」,或從「被動」變「積極」。
  • 轉折句範例
    • 「起初我不以為意,直到那天發生的事讓我明白……」
    • 「那句話像石子落入心湖,漣漪久久未散。」

第四段|收束與升華(總結)

  • 作法:回到主題,強調學到的道理,留下餘韻。
  • 結尾句範例
    • 「它讓我懂得在平凡裡看見光。」
    • 「我會把那份溫度記在心裡,繼續好好對待身邊的人。」

四、對比技巧(加分但別硬塞)

  • 時間對比:以前 vs. 現在(不懂珍惜)。
  • 心境對比:害怕勇敢、迷惘清楚。
  • 價值對比:冷漠理解、抱怨感謝。

👉 只選 1–2 組最能突顯主題的對比即可,重點是讓思想更立體。


五、標點與語氣的最後叮嚀

  • 句號:結束一個完整意思就該停,別一逗到底。
  • 冒號:引出下文的說明或列舉,例如:「我學到兩件事:第一……第二……」。
  • 引號:對話或引用一定加,引號外再放標點。
  • 語氣:避免口語詞(「就是」「然後」),改成具體動作或感受。

六、可背句型庫(建議熟記三至五句)

  • 「每當我想起那段日子,心裡就浮起一股暖意。」
  • 「那一天的一句話,像石子落進心湖,漣漪久久未散。」
  • 「長大後我才懂,那份平凡,就是被理解的證明。」
  • 「從那之後,我開始學著面對不完美的自己。」
  • 「我願把這份記得與感謝留在心裡,繼續好好前行。」

七、考前10分鐘快速流程

1.     30秒定焦:一句話寫出主題。

2.     2分鐘列點:地點、人物、一句關鍵對話。

3.     7分鐘寫完:依四段式,第三段一定有體悟。

4.     1分鐘檢查:刪空話、補主旨、改句號。


八、最重要的提醒

作文沒有固定公式,但考試有共通標準:
主旨清楚、結構完整、敘事具體、情感真誠。

不要追求誇張的詞藻,而要呈現真實的體驗與思考。
只要掌握 What → Why → How 的思路,
你的作品就會清楚、有層次,也更能打動人。


✏️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寫作測驗前的重點複習/畢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