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醒】
由於部落格平台在不同裝置或瀏覽器中顯示方式略有差異,排版可能偶有錯位或顯示不一的情形(如行距、標點間距不一),敬請見諒。
如欲問我作文有什麼祕訣,答案多的是,而它們之所以被專家侃侃而談,是因為專家本身至少具有閱讀力與感悟力,否則怎有說服力?
今天談寫作(專指作文考試)的三要領之前,仍提醒家長及早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並同時訓練其思考力與表述力(口語表達與書寫)。有了這些條件,屆時面對寫作測驗,即不必苦思什麼技巧,自然文思泉湧,甚至可至「渾然天成」的境地。
寫作三要領,即下筆前思考:道理、結構、吸引力。學生多半知道我這個人不喜歡複雜的事情,因此總喜歡將複雜的事簡單化。以下即簡明扼要呈現國中教育會考寫作三要領,其中第一項和第四項屬於「道理」,第二項、第三項屬於「吸引力」,第五項即談「結構」:
一、要藉題目傳達什麼道理?
★務必先作好「審題」工作
二、什麼事件容易發揮文章欲傳達的道理?
三、如何讓事件富有吸引力?
1.先拋開一般學生會寫的題材(升學、考試、比賽……),使文章更有新味(新鮮),否則除非有新意(新的想法、意義),如此,再平凡常見的例子,仍可創造出不平凡(吸引力)。
2. 在情節中製造高潮:建議在高潮中善用各種摹寫技巧,可使畫面歷歷如繪、栩栩如生,作品自然餘韻猶存。
3. 沒有特別經歷就拿讀過的故事來改編(將自己化身為主角)──此為險招,勿輕易使用,以免故事「掰」不下去。為避免陷入窘境,還是寫自己的經驗來得踏實,至少還可能拿到安全分數(四級分)
4.若缺乏與眾不同的例子(事件),則加油添醋地改造原本平淡無奇的例子。這也是險招,因為在有限的時間裡、緊張的考試氛圍中,若缺乏平日訓練,則難完成一篇文章,倒不如以三、1與以下5.來充實內容。
5. 善用映襯中的對比手法:
(1)對話:對話內容必須值得省思,而非無關題旨的瑣碎敘述。
(2)事物:善與惡、智與愚、光明與黑暗……,與文章主要事件對比的題材,但勿過多敘述,以免喧賓奪主、模糊焦點。
(3)情感與思想的轉變:由徬徨至堅定、由無知至頓悟、由軟弱至勇敢、由消極至積極、由沮喪至希望……,由負向轉至正向,予人通達事理的感覺。
四、事件之後說明道理,道理必須與事件內容息息相關(事件未曾透露的,則勿在說理時突然飛來一筆)
五、結構整齊,事件、情感與道理呈現分明,使閱卷者輕鬆閱讀、愉悅給分。以下是較易理解的文章結構:起、承、轉、合
起:建議破題(使閱卷老師確信你未偏離主題),直接將自己欲藉題目傳達的主旨表眀清楚。然而,書寫三至五行即可,留一部分道理於結論完成。
承:事件敘述,必須與「起」所述的道理密切相關(萬勿風馬牛不相及)。這「承」即事件,可分兩段敘述。
轉:利用映襯技巧(請見三5.),與「承」形成正反對比。
合:總合事件說明其道理,若能作道理的延伸(加強說理的「深度」與「廣度」)則又更佳。
★何謂「深度」與「廣度」?以「我與目標的距離」這題目而言,若是結論期許自己能考上理想的高中(職),千萬別就此結束,宜繼續點出自己人生的規劃,期勉自己如何發揮所學、創造生活、創造自己人生的價值(許多作文題目可套用)。
📎本文開放教師、學生與家長於教學或學習中參考使用,惟請勿擅自轉載於網站、出版物或以作者名義公開發表。若需引用,敬請註明出處與作者姓名,尊重智慧財產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